1971-03-18

第 1 版

1. 毛主席语录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2. 中国在科学和空间探索方面进展巨大

【法新社香港十六日电】注意中国情况的外国观察家今晚在这里说,中国发射第二颗卫星成功一事着重说明了中国在复杂的科学领域和探索外层空间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    这些观察家说,如果回想一下这颗四百八十六磅重的卫星的发射时间离中国进行第四次氢试验——北京没有宣布这次试验,但是外国监听站监听到了——还不到五个月,那就更能意识到这一科学上的进展。    有些分析家认为,同去年发射的卫星一样,这次发射的卫星的重要意义与中国在研制有效的弹道导弹推进器方面的进展有关系。    关于后者,人们指出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实验性火箭,据说这枚火箭携带了一个核装置。    这些观察家还说,这次发射卫星可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除了试验固体燃料之外还要试验液体燃料。据知道,中国的研究火箭的科学家过去已进行过固体燃料的试验。南通社说中国特别重视独立自主的方针    【南通社北京十六日电】正当人民大会堂里举行招待会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之间的战斗友谊的时候,中国宣布了它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消息。    报道空间探测方面的这个最新成就时说,这是坚持自力更生方针,贯彻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促战备的结果。这是最经常引用的口号之一,可以说明中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这个人造卫星的研制者们表示祝贺的同时,希望他们继续努力,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使这个国家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北京的外交人士认为,这个贡献根本不容怀疑,因为这个最新的成就表明,中国在朝着成为一个大国的发展道路上大踏步前进,比其他一些大国更快地越过了这条道路的许多阶段。在这方面,今天晚上宣布发射人造卫星的报道中特别重视独立自主的方针。路透社说中国使用了更强有力的火箭    【路透社香港十七日电】(记者:欧内斯托·门多萨)中国打破了对它的第二颗空间卫星所保持的已历时两周的沉默,并表明它在发射这颗卫星时使用了更强有力的火箭。    观察家们说,这次空间发射已几乎肯定地使中国进一步接近了试验洲际弹道导弹。    昨天的公告与去年四月二十四日报道中国第一次空间发射的公告大致相同。    公告说,所以取得这一成就是由于中国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    公告还强调了北京的“以实际行动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方针。    公告强调的是中国这次新的空间发射的科学含义,而不是其军事含义。但是公告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曾同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从事这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工作。    西德的波鸿空间观测台于上星期四报道,它已开始收到中国第二颗卫星上发出的清晰的信号。    北京关于它的新近的空间发射的公告中没有立即说明为什么消息迟发了两星期。    观察家们说,第二颗卫星的重量表明,它装载的科学仪器比第一颗多。    这还表明,它担负着比第一颗卫星要重的任务。    公告没有发表科学实验的详细情况,虽然据信中国的目的是把气象卫星和侦察卫星送入轨道,以帮助确保好收成和注视中苏边界上的军队调动情况。    【路透社香港十六日电】(记者:哈迪—里斯蒂克)中国今天宣布发射了它的第二颗卫星——几乎是在送入轨道后两周才宣布此事。    这颗新卫星比中国的第一颗卫星重四十八公斤,而第一颗卫星已经比苏联一九五七年带来空间时代的人造卫星重一倍。    观察家们说,这次空间发射几乎肯定已经使中国进一步接近于试验一颗洲际弹道导弹。    【美联社东京十七日电】共产党中国在把它的第二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以后将近两个星期后的今天才宣布这次发射的成就,但对于为什么耽搁这么长时间宣布没有作任何说明。    中国的这项公报对这次使用的是什么样的起动火箭一点没有谈。    关于发射第二颗卫星的公报对军事意义只字未提,只是用了宣称大陆中国取得重大成就时惯用的那老一套说法,即这是根据“促战备”的政策取得的结果。外电纷纷转播我宣布发射第二颗卫星消息    【合众国际社东京十六日电】共产党中国今天宣布在三月三日发射了它的第二颗地球卫星。    这一宣布是在美国报道北京已把它的这颗人造月球射入空间以后过了十二天发表的。    共产党中国的第一颗卫星是在去年四月二十四日射入轨道的。    【美联社东京十六日电】共产党中国今天宣布了它在将近两星期前发射了第二颗人造空间卫星的消息。    新华社没有更多地报道第二颗卫星的技术方面的详细情况。    【法新社香港十六日电】中国今天证实它在三月三日发射了它的第二颗人造卫星。    这家通讯社欢呼这次卫星的发射是“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下所取得的结果”。    【共同社东京十六日电】北京电台宣布“中国于三日已经成功地发射了第二颗科学实验人造卫星。”

3. 布雷在美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美政府决定取消对华旅行限制

【美新处华盛顿十五日电】下面是查尔斯·布雷三月十五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的记录摘要(本刊有删节):    布雷:我们曾发表一项有关在使用美国护照到某些地区旅行方面的限制的声明。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已决定不再实行这种限制。对于北越、北朝鲜和古巴这另外三个地区,这种限制在今后六个月内仍然有效,在这段时间里将再次研究这个问题。取消在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方面的限制,是与总统公开表示的希望促进与大陆交往的愿望相一致的。    我可以非常简单地综述一下我们在最近几年间就贸易和旅行问题所采取的一些单方面的步骤。    我们一九六九年七月允许非商人的旅客购买价值最多一百美元的中国物资。在这同时,我们放宽了有关旅行的限制,几乎让所有抱有正当目的的人得到美国护照到大陆中国去旅行。如果我回顾的数字正确的话,我们已批准了约一千个护照,包括一九七○年的二百七十个。    我们在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准许无限制地购买中国物资,以便使旅游者、搜集家、博物馆、大学任意进口中国产品。我们在同一个月同意美国在国外控制的子公司与大陆中国进行非战略物资的贸易。    我们在一九七○年四月宣布有选择地准许美国制造的部件和有关的零件可以装到向中国出口的非战略的外国物资上去。    我们在一九七○年八月取消了美国在国外的石油公司为自由世界装载非战略物资去大陆中国港口的船只提供燃料的限制。    问:你能否告诉我们去年有多少美国人携带签证访问了中国?    答:我只能告诉你,就我所知,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有三个人携带着有效的护照去大陆访问。这些人是:埃德加·斯诺夫妇和安娜·路易斯    ·斯特朗的侄子约翰·斯特朗。至于那些在其他情况下进行访问的人们,约翰,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问:政府现在还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把贸易限制放宽到在同苏联以及东方共产党国家进行贸易的同一基础上同大陆进行贸易的这种程度。这个问题怎么样了?    答:我想在过去几周里我们已经把这一点讲得很清楚:我们的对华政策问题目前正在进行研究。但下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今天宣布取消旅行限制,回答是我们是按照条例上的限期办事的。    问:什么时候到期?    答:今天。    问:你是否获得任何迹象说明大陆中国政府对同美国关系正常化感兴趣?换句话说,对这些行动是否有反应?    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我们希望,取消这些对旅行的限制后,将会有较多的人到大陆去旅行,但是,眼下我不能说我们是乐观的。    问:我们正在通过任何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把这个情况通知中国人,还是我们靠他们读到或听到这方面的情况?    答:在这方面,我们继续靠鲍勃所说的“新闻机构的准确性”。    问:请允许我提一个问题。如果过去发的护照上要盖上允许到赤色中国旅行的戳子,那么你们现在甚至连这样做也不需要了,是这样么?    答:对,不管怎样,你不必在护照上盖任何图章了。    问:再略略谈一下华沙会谈,我们有什么立即采取主动的计划吗?或者我们认为由于是中国人中断的上次会议所以应当由他们采取下一步步骤吗?    答:这个,我要说明下面这一点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已经在公开场合及私下十分清楚地说明,我们准备随时恢复华沙会谈。    问:几个月以前,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同斯诺的一次谈话中说,他的政府愿意同美国讨论台湾问题的某些国际方面问题。我们是否愿意讨论台湾的问题?    答:我不想回答这个……    问:埃德加·斯诺回国以后,国务院有没有人同他谈过话?    答: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不知道……

第 2 版

1.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全名称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它原来和印度在一起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被迫允诺印度独立,于一九四七年六月公布了“蒙巴顿计划”,宣布按照这个“计划”建立印、巴两个“自治领”,以居民的宗教信仰划分疆界。同年八月巴基斯坦(意即清真之国)自治领正式成立,一九五六年三月宣告成立共和国,仍为英联邦成员。一九六四年改称现在这个国名。    巴基斯坦被印度隔开为东西两部分,相距一千六百多公里,设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两省。西巴省会拉合尔,东巴省会达卡。巴基斯坦全国面积九十四万四千九百平方公里,人口一亿一千二百多万,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人信奉伊斯兰教,首都伊斯兰堡(临时首都拉瓦尔品第,旧都卡拉奇)。巴基斯坦的民族主要有孟加拉族、旁遮普族、巴丹族、信德族和俾路支族等。乌尔都语和孟加拉语为国语。    巴基斯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九。    独立后的二十多年来,轻、重工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矿产资源有石油(目前均在西巴)、天然气和铬铁矿等。    东巴基斯坦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得拉河的下游,濒孟加拉湾,几乎全属低平的冲积平原,占巴基斯坦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六,但人口却占全国的百分之五十五,大部分为孟加拉族,操孟加拉语。东巴气候湿热多雨,盛产大米和黄麻。    西巴基斯坦南临阿拉伯海,大部分为山地,气候干燥少雨,盛产小麦、棉花和玉米。    西巴基斯坦以旁遮普族居多,大部分人操乌尔都语。

2. 外电报道:拉赫曼十五日发布的“指示”内容

【美联社达卡十五日电】人民联盟领导人穆吉布尔·拉赫曼十四日要求东巴进行罢工的非军事职工拒绝军方要他们十五日复工的命令。    在拉赫曼号召对继续实行军管一事发动不合作运动,以示抗议一周之后,他命令工作人员返回自己的政府机关,以便港口能进行工作,恢复进出口、和发放工资以维持经济的运转。    穆吉布尔发表了有三十五项指示的广泛纲领,以设法加强对东巴政府的事实上的控制。    他命令港口履行职责,开放进出口,办理对外邮件和对外电报。他还下令东巴和西巴之间每天有一小时的通讯联络;容许银行进行业务活动。    其它指示有:政府经营的工厂开始工作;向政府和半政府部门的雇员支付工资,其中包括小学教师;支付养老金;让在东巴基斯坦的外国航空办事机构进行工作。    穆吉布尔·拉赫曼改变了他对缴税的禁令,他说,将要征收省的一切税,并缴给“孟加拉邦政府”。    他下令,征求象关税、消费税和销售税等中央政府的间接税,并存入设在东巴的两家银行开列的特别账户里。但是,他说,将不征收中央政府的所得税,以待进一步通知。这两家银行奉命征集在国外赈目上的外汇收入。    【法新社达卡十五日电】东巴领导人穆吉布尔    ·拉赫曼今天发出了一系列指示,这些指示实际上等于一个独立的孟加拉邦(东巴基斯坦)的宣言。    这些引人注目的步骤是在学生们越来越加紧地向穆吉布尔施加压力要他宣布成立一个独立的邦之后采取的。    迄今为止,穆吉布尔一直在审慎地避免做这样的宣布,为的是保留在一个联邦制度之下获得自治的可能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孟加拉民族主义者加紧施加压力要求实行完全独立,在这方面作出让步变得越来越困难起来了。    在今天的充满激情的气氛中,当穆吉布尔宣称:“如果需要,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决心牺牲生命以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在自由中生活,以一个自由国家的自由公民的尊严生活”的时候,他同学生们的立场更加接近了。    由于民族主义的孟加拉人服从他们的领导人的命令,卡拉奇政府变得越来越狼狈。

3. 叶海亚同拉赫曼就解决制宪危机问题举行会谈

【美联社达卡十六日电】人民联盟首脑穆·拉赫曼今天和叶海亚总统举行了两个半小时的会晤,这是他们为解决他们的国家面临的制宪危机而举行的第一次会谈。    拉赫曼说,政治会谈将在十七日继续举行。他在会谈后对记者们说,“这不是一两分钟的问题。这需要很长时间来讨论。”    他拒绝回答关于他和这位军事统治者的会谈气氛是否友好的问题。这次会谈是东巴十六天前发生激烈的反军方的示威以来的第一次。    穆·拉赫曼只会见总统一人。    党内人士说,正在努力通过这样的办法来解决僵局,即:把权力移交给穆·拉赫曼领导下的临时政府中的文官,以满足政治家对取消军事管制的要求。    【合众国际社达卡十六日电】叶海亚·汗总统同穆吉布尔·拉赫曼今天开始了讨论危机问题的会谈。叶海亚·汗希望通过这种会谈来消除东巴分裂出去的危险。    拉赫曼在会后对记者说,他同总统讨论了“政治局势”。但是他没有进一步详谈。    总统对外联络官卡齐    ·赛义德对记者说,这两位领导人是单独会谈的,没有助手参加。他说他不能肯定说以后是不是会有顾问参加会谈。    赛义德说,陪同总统从卡拉奇飞抵达卡的人员有总统首席参谋官西·吴    ·穆·皮尔扎达,总统军事秘书穆罕默德·伊沙克,一位侍从武官以及他(赛义德)。    赛义德说,他不知道叶海亚和穆吉布尔的会谈将持续多久,也不知道总统在达卡要逗留多久,不过他说“将是短时间的逗留”。    发言人不愿说这次会晤是应谁倡议而安排的。据信,上周末人民联盟的一位官员带了叶海亚的一封信给穆·拉赫曼。    【法新社达卡十五日电】人民联盟的一位权威发言人说,预计(叶海亚同拉赫曼的)会谈最多就两个地区之间成立“某种联邦”达成协议。    这位人士说,“我们不能违背七千五百万人民的意志”。    【路透社达卡十六日电】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在这里的戒备森严的官邸外面,有数以千计的人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在东巴建立独立的“孟加拉邦”。    昨晚,学生带头的示威者绕着总统官邸游行,高呼要求建立独立邦的口号,还高呼“叶海亚小心”。    叶海亚总统在官邸里,当时正在听军事管制执行官蒂卡·汗中将汇报局势。    在三英里外,拉赫曼正在他家里同他的高级助手们开会。    【美联社达卡十六日电】叶海亚·汗总统今天在总统官邸同东巴反叛领导人穆吉布尔·拉赫曼举行了私下会谈。总统在这深宅大院里过了夜。街垒使穆吉布尔的支持者无法在这个地区举行示威。    门口有饰有伪装的机关枪,旁边部署了士兵。    一家兵工厂在挂国旗的地方挂上了黑旗,隔壁的一家机床厂的工人挂起了一个叶海亚的模拟像。一位工人领导人说:“他不再是我们的总统了。”    政府工作人员无视军事管制执行官关于复工的命令,仍未上班。

4. 布托声明希望人民党人民联盟联合掌权

【本刊讯】拉瓦尔品第十五日消息:巴联社报道,人民党主席布托今天在一项声明中说:“我们希望巴基斯坦是联合的巴基斯坦,因此,我们希望在中央由两个地区的多数党联合掌权。谁反对这样移交权力就是反对巴基斯坦团结。”    布托在卡拉奇对记者谈话时说,目前在制宪问题上的僵局要想用忽视以人民党为代表的西巴人民的愿望的办法来解决是不可能的。    他说,他支持关于撤消军事管制法和把权力移交给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的要求。但是他说,还有待制订出一套办法来实现这一目的。    《新时代报》今天发表评论说,布托实际上是接受了在东巴实行人民联盟的六点纲领,但是条件是西巴各省对这六点不予实行。布托实际上是建议另外建立一个四省联邦,受一个联邦政府领导,而人民党由于在西巴占多数,可以单独掌握这个联邦政府的权力。    评论说,布托似乎是主张设两个总理,一个是东巴的总理,一个是整个西巴的总理。布托的讲话还意味着要有两部宪法,东巴一部,西巴一部。然后,两个地区(东巴和西巴)可以成立松散的邦联,共同相处下去。

5. 西巴少数派政党纷纷发表谈话

【本刊讯】拉瓦尔品第十六日消息:西巴伊斯兰贤哲会秘书长说,应当要求多数党领袖穆·拉赫曼组织中央临时政府,他应当和人民党以及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的代表一同组成这个政府。他认为,只有成立全国临时政府才能帮助渡过目前的危机而恢复正常的秩序。如果布托希望东巴由穆·拉赫曼独揽权力,西巴由他自己独揽权力,那么“我们极力反对”,因为这样将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分裂。    旁遮普省穆斯林联盟理事会派总书记穆罕默德·萨夫达尔在一篇声明中说,人民联盟的六点纲领无疑将削弱中央,但是接受布托的建议也将意味着建立两个中央政府,而这是解决目前僵局的最坏的办法。    国民议会议员米安·法兹莱·哈克说,如果权力分别移交给东巴和西巴的两个多数党,那么巴基斯坦就会瓦解。    旁遮普省巴基斯坦民主党主席哈姆扎说,布托企图损害国家的完整以便为自己夺权。

6. 外国通讯社报道:锡兰政府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路透社科伦坡十六日电】今天锡兰全国各地宣布处于紧急状态,军队在这个岛上各重要地点站岗守卫。    据国有的锡兰广播公司广播的一项特别新闻公报,总督威廉·高伯拉瓦在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建议之下宣布了处于紧急状态。    早些时候,接近政府的人士说过,今天召开的一次内阁紧急会议授权总理在必要时宣布处于紧急状态。    这一步骤是在过去几周中锡兰国内发生了一些事件之后采取的。这些事件包括:据说有人试图绑架社会服务部长蒂基里·班达·坦内孔;逮捕人民解放阵线领导人、二十六岁的罗汉·维杰韦拉和其他五人以及袭击美国大使馆。    三月七日,班达拉奈克夫人曾下令在全国二十二个行政区出动陆、海、空三军维持法律与秩序。    这家电台今天说,班达拉奈克夫人明天上午将广播说明政府必须宣布处于紧急状态的理由。    一位政府发言人说,警方最近报告,试图在国内制造混乱和无秩序状态的所谓反民族集团的活动有所加剧。    这些报告说,有人大规模地制造手榴弹,偷盗火器和炸药。    几天以前,有三名青年被打死,三名受伤(其中两名后来死去了),当时他们是试图逃避在德迪加马丛林进行的一次大兜捕。    德迪加马在这里东北四十二英里,属于前总理森纳那亚克的选区。    警方还报告说,两天前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武器库。    政府对于象维杰韦拉的解放阵线——警方说他们蓄意举行暴动——这样一些团体感到不安。但是,他们说,绑架阴谋同这些事件无关。    过去几个月中,班达拉奈克夫人及其部长们曾说过,某些“反动势力”和“既得利益者”正在利用迷途青年来在国内制造混乱和无秩序状态。    【法新社科伦坡十六日电】正当传说锡兰的一些地方的暴乱活动加剧的时候,锡兰政府今晚宣布处于紧急状态。    消息灵通人士说,警方得到了关于被怀疑是属于“切·格瓦拉”暴乱集团的一些人正在储存武器和自制炸弹。    自称为“人民解放阵线”的这个集团的一名领导人——罗汉·维杰韦拉已于十四日被捕。

第 3 版

1.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军事委员会/阿拉法特任巴勒斯坦革命部队总司令 叶海亚任总参谋长

【路透社大马士革十五日电】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经决定成立一个军事委员会制订军事计划,使军事行动逐步升级并整顿抵抗运动的部队。    这里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人士说,突击队领导人阿拉法特将继续担任抵抗运动部队的总司令,拉扎克·叶海亚准将仍任巴勒斯坦解放军——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正规部队——总司令兼抵抗运动部队的总参谋长。    这些人士又说,这些决定是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的一次为期两天的秘密会议上作出的。    这次会议于今天凌晨在这里结束。    中央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说,会议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决定。    阿拉法特说,军事委员会将由全体中央委员会成员组成,它是巴勒斯坦行动的最高权力机关。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人士说,这个委员会拒绝了巴勒斯坦全国基金会主席的辞职。    【德新社开罗十五日电】在会议结束时,阿拉法特宣布说,已经成立了新闻联合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和加强加沙地带抵抗运动委员会。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十五日电】游击队人士今晚说,巴勒斯坦游击队高级领导成员、游击队的正式发言人卡迈勒·纳赛尔已经辞职。    没有立即解释纳赛尔辞职的原因。    然而,它是在游击队领导在大马士革召开了一次会议之后发生的,那次会议决定成立一个同以色列作战的新的军事委员会。    本月早些时候,已有四名游击队的领导人辞职,他们辞职是由于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在开罗举行的会议上未能实现在各游击队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而造成的。

2. 埃班途经伦敦去美活动

【法新社特拉维夫十五日电】外长埃班今天乘飞机离开这里前往美国,他在美国将同国务卿罗杰斯和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举行会谈。他在临行前对记者们说:“以色列和美国之间根本不存在分歧。当然,在过去有过,并且今后也可能会出现,但是,我们为维护两国的共同原则已经共同战斗快四年了。    “唯一的绊脚石是我们对以色列要求的安全边界的看法不同。但是不管发生什么事,美国没有对以色列施加任何压力。”    他又说,以色列撤出沙姆沙伊赫,这是“不可想像的”,这个地方“对以色列的安全来说是具有切身的战略利害关系的”。    以色列晚报同时还报道,埃班将向美国领导人打听美国可能参加中东的国际维持和平部队一事。    以色列晚报还预测,埃班可能同尼克松总统举行会谈。    【路透社耶路撒冷十五日电】外长埃班今天离开以色列前往伦敦,然后他将从伦敦乘飞机前往纽约。

3. 美报文章:《在中东僵局中为争取美国支持而引起的争吵》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三日刊登该报记者威廉·塞洛弗在华盛顿写的文章,标题是《在中东僵局中为争取美国支持而引起的争吵》,摘要如下:    此间埃及和以色列外交官为争取美国在中东谈判方面给予坚决支持而展开了紧张的幕后活动,这些活动引起了三方激烈的争吵。    在目前的中东僵局迟迟不得解决的时候,在华盛顿日益明显地看到,以色列人认为美国正在受埃及人的欺骗。    同时,据悉,埃及外交官已使国务院得到了一个明确的印象,那就是他们要摆脱苏联人的控制,首先,他们并不要苏联人,只要以色列全部撤出西奈半岛,开罗就能把俄国人送回国,并同华盛顿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    以色列人指责这是一种圈套,他们担心美国外交官已经完全中了圈套。    以色列人担心,尽管美国保证说一定保障通过谈判最后一致同意的以色列边界,白宫最关心的是把苏联人赶出中东。他们说,美国决不会为了保卫以色列而冒同苏联打仗的风险。以色列人认为,尼克松政府看不到危险,只想着要把苏联人赶走。    他们认为,美国官员们将袖手旁观,在以色列国过早地灭亡时说些客气的吊唁辞。    美国外交官很了解以色列的不信任情绪。有消息说,他们正在试图建议一项可以接受的一揽子交易,根据这项交易,在以色列撤出西奈以后将保证以色列的安全。有消息说,这将包括在沙姆沙伊赫驻扎由一位中立的指挥官指挥的四国部队。    据报道,然后,美国将签订一项防务协定(不是条约)来保护以色列    ——包括蒂朗海峡。

4. 英外交大臣霍姆同埃班会谈中东问题/加弗向报道以色列提出「租借沙姆沙伊赫作为和平解决办法的一部分」

【合众国际社伦敦十五日电】以色列外交部长埃班和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今天就中东危机进行了一小时会谈。英国官员们说,这是一次“十分有益的”会谈。    英国人士说,他们一致同意了要实现中东问题的解决,联合国调解人雅林还需要作更进一步的努力。这些人士说,他们讨论了可能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和手段。    英国官员们说,没有讨论英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双边问题。    埃班是在去美国途中,从特拉维夫到达这里的。    【美联社伦敦十五日电】(记者:加弗向)外交界提供消息的人士今晚透露,以色列可能建议向埃及租借——而不是吞并——控制蒂朗海峡的战略要地沙姆沙伊赫作为一种和平解决办法的一部分。    在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和埃班举行的一小时的会谈期间也谈到了这种想法,这次会谈广泛讨论了谋求实现阿联—以色列和平的各个方面。这个主意是埃班在解释以色列人认为迫使他们必须保持对这个地区的控制的切身的安全利益时谈到的。这些利益中之一是沙姆沙伊赫控制着以色列的通到红海的唯一出口。    提供消息的人士报道说,在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埃班表示以色列准备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达成某种折衷的解决办法,如果看起来达成一种全面的和平解决办法花的时间太长而目前达不到的话。    具体说来,以色列人已经表明对就作出某种将会准许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的安排达成协议感兴趣,如果双方都减少它们驻在东岸和西岸的军队和如果以色列可以无限制地使用运河的话。    道格拉斯—霍姆和埃班在领土问题上似乎意见完全不一致。英国外交大臣认为任何阿拉伯—以色列的领土解决办法都必须以一九六七年战争以前存在的边界作为它的出发点。    埃班则重申了以色列政府的官方论点,即他的国家不能够退回到一九六七年的边界线,同时也不会这样做,即使它准备谈判在某个地区大量的撤军也罢。    应道格拉斯—霍姆的要求,埃班详细地说明了对梅厄总理周末在同伦敦的一家报纸的记者的谈话中提出的一种解决领土问题的办法的意见。    没有透露关于以色列租借沙姆沙伊赫的安排的主张的细节。但是,人们的设想是,如果埃及人愿意的话,那末以色列就会为使用沙姆沙伊赫向开罗支付一些年度租金,可以把这种使用称之为符合共同利益的防务安排。看来埃及人接受这样一种主张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埃及人表示准备允许一支联合国部队去占领沙姆沙伊赫和保证以色列的埃拉特部分的安全。

5. 法新社综合报道:《同污染作斗争》

【法新社十二月十三日电】(发自巴黎、纽约、伦敦、罗马和波恩)题:同污染作斗争    今后的十年,肯定将是对各方面(空气、土地、海洋)的污染使整个社会面临的危险予以认真对待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将继续不断采取措施以挽救特别遭到威胁的环境卫生。放任自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大部分国家里,都制订了或正在制订一系列法律、法令、措施来扭转不闻不问的局面,因为这种不闻不同的做法,一定会在今后数十年中慢慢地把人类导向毁灭。    在法国,从一九七○年起,政府已开始采取了防止自然环境毁损的行动,确定了约一百项措施的原则,这些措施的目的是“避免事业不断无限发展带来的种种祸害”。这场斗争是总理挂帅、由十四个有关的部进行的,由为此而建立的“环境卫生高级委员会”负责统筹安排。一些旧汽车的残骸大概已被销毁。在国内成了障碍物的这种残骸有六十五万辆之多。家庭的垃圾问题(每个巴黎人每天要扔掉一公斤的废纸和塑料)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同工厂造成的污染作斗争,情况也是一样。例如对于某些液体燃料进行脱硫,这种措施将使价格增加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为了遵循国际竞争的准则、同时恪守反对有害健康的准则,无疑必须超过国家范围,制定一项严格的国际规章。    在美国,由于工业发达,它是受到污染的威胁最大的国家,一九七○年已经为此采取了许多措施。尼克松总统在一月一日签署了一项关于所谓“保持环境卫生的国家政策”的法律,以使美国在今后十年中在保持空气、蓄水和环境卫生清洁方面尽到应尽的历史责任。已经建立了一个“环境卫生委员会”,并且已经在今年采取了一系列补充措施。据初步估计,每年要销毁二亿吨散发在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一般说来主要是由汽车和运输造成的。    今年的明显特点是,(美国)联邦政府把过去历来归给合众国五十个州的管理环境卫生的权力大部分拿了过来。另一方面,美国想在必要的清洁卫生运动方面树立榜样。美国多次要求国际合作,特别是在海洋方面,海洋是名副其实地属于各国所有的。美国(联邦政府)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如下的事实就足以概括说明这一点:纽约的居民,即使不吸烟,也得在呼吸中每天吸进相当于一包半香烟的烟。    每年为污染而付出的代价达几十亿美元。一九六九年为减少污染而支出的费用就达五千一百万美元。如果人们知道,工业和家庭的垃圾等物每年达二亿五千万吨之多,那么就会明白有待取得的进步了。    有九千公里海岸、处于地中海中心的意大利,在海洋污染方面首当其冲,意大利的领导人为此感到不安。半年多来,专家们在为这个问题操心。最近,摩纳哥的亲王和司令员戈斯多发表的谈话中预言,再过两三代,地中海就有变成死海的危险,他们的谈话震动了舆论界。因此,意大利决定加紧努力,但是,这又要花一笔很大的钱。    (英国)保守党政府曾经成立了环境卫生部,包括过去的三个部:运输、住房和建筑部。起初,这场斗争主要是为了摆脱伦敦天空的有名的“烟雾”。一九五二年十二月,这种“烟雾”在四天中使不下于四千人中毒身死。当时人们估计,每年有来自工厂的七万五千吨化学微粒在伦敦散落下来。    因此,制订一九五六年的“空气清洁法”的人们致力于改善环境卫生的一项宏伟事业,真正改变了首都的气候。现在,这个首都享有比过去增加百分之五十的阳光。如果说这项法律的实施,使工业迄今付出了三亿英镑(约七亿二千万美元)的代价,那么却使污染减少百分之八十三那么多。    联邦德国,由于它人口稠密和高度工业化,比其他工业国家更多地面临着水和空气的工业污染问题。政府在它的国内改革计划中,把维护环境卫生和同污染作斗争,放在优先地位。到一九七一年六月,将向政府提出一项法律草案。    在这个法律草案中,波恩当局将把解决走漏瓦斯问题列为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波恩当局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汽车用的汽油的氧化铝含量,规定从一九七二年一月一日起每公升零点四克。另一方面,得花三百五十亿德国马克(约九十五亿六千万美元)来同水的污染,特别是同来因河水的污染作斗争。    此外,一九五七年以来,联邦德国竭力补救耽误的时间,设法减少国内大航道日益增长的污染而未能见效。在这方面,数字是说明问题的。为保证百分之八十五的居民用水的生物处理,波恩政府估计平均每年必须用二十亿德国马克(五亿四千六百万美元),才能设法达到这个目标。

第 4 版

1. 《尼克松正使美成为维持世界力量平衡的力量》

【本刊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三日刊登哈希从华盛顿发的一篇文章,题为《外交的格局:尼克松正在使美国成为维持世界力量平衡的力量》,摘要如下:    美国总统正在考虑让他的国家在这个强权政治的世界上发挥一种与过去不同的新作用。    他正在有意识地摆脱一个由美苏“对抗”占支配地位的历史时代。    代替这种局面,他预期今后将会出现这样的时期,即美国将在俄国和共产党中国之间起“维持力量平衡”的作用。    从他最近的一些言论——其中包括他的对外政策报告和他接见《纽约时报》记者的谈话——来看,他的想法似乎是这样:    他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处于一个中间阶段。他正在通过支持西欧各盟国来在欧洲抵销苏联的作用。他通过支持日本来在亚洲抵销中国的作用。    但是近来他也特别小心,使他谈到俄国和中国时所讲的每一句话都保持平衡。    他正式用中国自己的正式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称呼中国,从而已经朝着同中国和解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华盛顿现在在官方声明中提到中国和俄国时都是使用它们自己所喜欢的正式名称。    接见《纽约时报》记者的谈话中有一段表明同样小心翼翼地力图在华盛顿对待中国和俄国的态度方面保持平衡。他说:“我们必须继续同苏联进行谈判,并向中国打开合作的大门。”    这样一些段落似乎相当清楚地表明尼克松已经向他自己提出了一个许多外交官长期以来提出的问题,并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个问题就是:美国将来将倾向于和俄国站在一边来对付中国呢,还是和中国站在一边对付俄国。    美国的政策制订者们同时遭到这两方面的压力。有一些人是非常反苏的,因此他们希望华盛顿支持中国对付俄国。有一些人是非常强烈地反华的,因此他们希望华盛顿同俄国联合,以推翻中国的现政权。    在约翰逊政府时期一度确实似乎是华盛顿倾向于支持莫斯科而反对北京。中国人当时怀疑莫斯科同华盛顿互相勾结来对付它,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时赫鲁晓夫在华盛顿成了受欢迎的人物,甚至成了在美国全国各地受到相当广泛的欢迎的人物。    如果约翰逊当时避免对越南进行大规模干涉,那么看来他本人同赫鲁晓夫之间的友好关系本来很可能变得更加密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包含美国支持俄国对付中国。    在那个时期,国务院中国问题专家们就象北京的人们一样感到焦急。他们自己就属于华盛顿最早主张保持一种真正平衡的人们之列的。他们认为,美国在共产党大国之间彼此进行争吵时支持一方的做法是没有充分的理由的。    尼克松已悄悄地和几乎不引人注目地调整了美国的态度,或者毋宁说是由国务卿罗杰斯这样做的。这是他一直特别感到兴趣的事情。    华盛顿既在口头上也在行动上缓和了它对中国的态度。    目前大概已尽可能地做到了这一点。只要看来对北越还存在某种威胁,只要美国的炸弹还落在河内的领土上,中国人大概是不会接受华盛顿提出的任何建议的。    北越是中国的一个盟国,对北越进行的任何破坏就是对中国的侮辱。    但是一旦越南战争逐渐结束,大多数美国人回到了美国,而且对河内的政权的存在不再构成严重的威胁,那样事情就可能不同了。    到那个时候,特别是在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发展到同俄国相等的时候,华盛顿将准备一视同仁地对待这两个国家。    这反过来又预示将出现这样一个时期,那时世界和平可能因美国在中国和俄国之间掌握和保持平衡而得到稳定。    正是由于这种前景,尼克松说“我对会爆发另一场战争是十分怀疑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当然,他所说的只是有关大国之间的大战。小国之间将会发生内战和局部战争,而且在大国的仆从国之间也或许会爆发代理人进行的战争。但是如果美国能够在俄国和中国之间保持一种真正的平衡,爆发一次大战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地减少。    任何家具都没有三脚凳稳当。三国鼎立的世界如果处理得慎重,将比两国对垒的世界要稳定一些。    现在还不是一个三国鼎立的世界。中国在经济发展和核武器方面仍然还远远落后于俄国。但是中国大概会在这两个方面赶上来,它有朝一日将会达到同俄国相对来说是同等的地位。    与此同时,如果华盛顿真正使中国得到受到保护的好处,它就能开始掌握力量的平衡。因为在这种局势下起平衡作用的力量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有利于弱者对付强者的。这就是建立平衡和保持平衡的途径。

2. 美报报道:《美国各反战团体参加了春季攻势》

【本刊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日刊登了一篇报道,标题是《美国各反战团体参加了春季攻势》,摘要如下:    和平团体计划机构正在酝酿一次包含各种不同规模的活动的春季反战攻势。    经过数月的摸索和在日期和策略问题上发生争论之后,主要的民权团体、反贫穷团体和反战团体最后聚集在一起,准备在四月和五月份在全国举行一次“非暴力的直接行动”运动。他们希望这个运动在五月三日到五日达到最高峰,从而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展开一个大规模的不合作运动。    同时,当地学校、宗教团体和其他团体单独进行的反战活动已开始大量涌现,而使有些积极分子觉得也许需要加强配合。    现在全国性的活动可以排列如下:    四月二日到四日纪念已故的马丁·路得·金博士,其中包括穷人的一个骡子队在华尔街举行游行。    四月十九日到二十三日,越南战争退伍军人争取和平组织计划使反战的退伍军人和他们的家属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四天的座谈会。    四月二十四日,预定主要由学生结束战争动员委员会发起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一次群众集会。    在学校里,反战情绪是很强烈的,学生如潮水般地涌进了到现在为止在好几个大学里举办过的宣讲会,其人数之多也许最足以说明潜在的力量。    哈佛大学宣讲会的一位组织者詹姆斯·汤普森教授说:“我的某些当律师的朋友正在研究弹劾总统的可能性。在另一个大学里的一位朋友想使二十名参议员采取拖延议事日程的办法,直到总统同意确定我们撤退的日期。”    【本刊讯】美国《前卫》周刊二月二十日的一期刊登了一篇报道,题目是《青年制订五月份的反战计划》。摘要如下:    来自美国各地的大约二千名青年二月五日至七日在密执安州大学开会,制定了为在今年春天展开反对印度支那战争的攻势的计划。    名为“讨论人民和平的学生和青年会议”的这次大会是由全国学生联合会,中西部和平条约协调中心和密执安州大学的学生自治组织联合组织的。

3.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尼克松的“起现实威慑作用战略”出笼经过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日登载该报记者阿什沃思从华盛顿发出的一篇报道,题为《尼克松制定“起现实威慑作用”的战略》,摘要如下:    尼克松政府中出现了“起现实威慑作用”的主张。    “起现实威慑作用”的主张之产生,是由于国防部长莱尔德希望向公众表明,本届政府已经放弃了人们认为是历届民主党政府的那些不现实的作法,包括它们的“灵活反应”和“有把握的摧毁”。    尼克松在向国会提出新的一系列战略—政策说明的开头,提出了他的对外政策报告。接着,莱尔德向国会提出了国家军事战略地位的报告。国务卿罗杰斯很快也将提出自己的报告。    一些人士说,虽然最后结果将是长篇累牍的,但是它是政府内部进行了数个月的谈判的结果,其中有些谈判是很激烈的。    “起现实威慑作用”的主张并不是五角大楼提出的。这个词代表了尼克松及其国家安全问题顾问基辛格希望它具有的含意。莱尔德及其主要助手想的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因此,“起现实威慑作用”主张的演变过程有助于说明政府的实权操在谁的手中,以及政府未来的动向。    当莱尔德的助手们想出“起现实威慑作用”这个主张时,他们是要使越南战争结束以后的一种战略有一个名字并且显得很体面,这种战略将要求在一旦同一个大国,特别是苏联发生任何斗争时,更多地依靠核武器。    这种新政策经常被称做一种“零个战争”的战略。在肯尼迪—约翰逊时代,从军事角度来说,主要的国家战略目标是具备打两个半战争的能力。这包括在欧洲的一场大规模的常规战争,在亚洲的一场大规模战争,以及在其他任何地方的一场较小规模的交锋。    参谋长联席会议每年制定出关于他们执行这种战略所需的力量的详细计划。而文官领导每年也照例大大削减参谋长们的计划项目,从而“节约”数以亿计的美元。当然,正如许多战略家所一致认为的那样,美国显然没有能力对付两个半战争了。    尼克松政府决定奉行打一个半战争的政策,认为鉴于钱财方面的限制以及国会和公众的情绪,追求较大目标是不现实的。    于是莱尔德及其助手们进了一步,提出了一种避免战争和谋求和平的战略。虽然美国将准备打仗,但是为了和平,它将设法避免打仗,由于有这种愿望,它可以保持较少的力量。    在莱尔德的知心助手准备的一项提出了“起现实威慑作用”的主张这种新政策的文件中,使所有这些带上了哲理的气派。五角大楼中对这个文件的意见是很不一致的,各参谋部门以及陆、海、空三军都表示了各式各样的不同意见。    于是把这个文件送到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立即把这个文件否定了。    为了确保不发生误会,白宫在二月末提出了一项秘密的备忘录,详细叙述了同五角大楼的分歧,并且逐点具体地阐明了政府所计划的“起现实威慑作用”的主张的含意是什么。    这个文件是由以基辛格为主席的称为国防计划审查委员会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一个分支机构提出来的,建立这个机构是为了对五角大楼提出最后的指导,并且检查五角大楼的工作。    在做了大量工作以后,五角大楼提出了一个关于“起现实威慑作用”的新政策,这种政策反映了白宫究竟要作什么,并且具体概括了政府的这种新战略。下面是新的国防地位报告中所阐明的一些要点:    基本的战略力量目标仍然是“充足的核力量”。但是它实质上意味着足够的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以确保美国在报复对美国进行的第一次打击时拥有对苏联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能力,并且拥有足够的武器,可望威慑住苏联人,使其不敢首先进行打击。    肯定将谋求改善现有的力量的质量。对欧洲来说特别是这样。    国防部对常规力量的削减将近结束。政府关心的是务使这支力量大到足以起到实际的威慑作用。

4. 莱尔德说:美驻欧部队五年内将保持三十万人左右

【德新社华盛顿九日电】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今天透露了一个称为“起现实威慑作用的战略”的新的五年国防计划。这份很长的报告(向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提出的一年一度的国防白皮书)的要点是,根据尼克松主义取消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作用。    莱尔德说,作为这份内容广泛的报告的基础的三个概念——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第三个防务战略——是:足够的实力、联盟和有意义的谈判。    莱尔德说,美国驻欧洲的部队在五年期间将保持为三十万左右,但是,他强调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里的盟国分担开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