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30

第 1 版

1. 中国左右着国际政局

【本刊讯】日本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发行的《人民新闻》,十八日在头版报头位置刊登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任何带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要反对以原子弹为武器的侵略战争!如果这种战争发生,全世界人民就应以革命战寻消灭侵略战争,从观在超就要有所准备!”    该报在头版刊登一篇述评,题为:《国际形势的新开展,揭开伟大的七十年代的序幕》。摘要如下:    排除中国就无法谈论世界中美会谈的重新举行使新闻报道活跃异常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重新举行,是在六八年一月以后整整隔了两年。而且,这是美方要求重开会谈,中国方面接受要求而确定恢复会谈的。    报纸大登特登这个消息,甚至强调说“它揭开了由美中苏三角关系所左右的七十年代前半期的国际政局的序幕”,而不想掩饰它们的兴奋心情。    资产阶级舆论工具曾经宣传说,六十年代的国际政局是由美苏两大国决定的。但刚刚跨进七十年代,他们就不得不把中国列入左右今后十年国际政局的行列中。美帝的没落以及不容忽视的中国的地位美帝国主义在战后长达二十年的妄图称霸世界的阴谋诡计,正在濒于破产,这是以公正的眼光观察事物的人所一目了然的。    即使拿越南一个问题来看,也是清清楚楚的。    另一方面,中国的情况如何呢?    巍然屹立的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革命原则,并且把这一原则正确地运用到国内外的形势中,不管人们是否愿意,她都达到了左右国际政局的地步。现在任何人都看得十分清楚。    一方是越来越濒临没落;另一方是急速地发展。    “快要淹死的人拼命捞稻草救命。”这种情形对一个国家来说也适用。    美帝国主义不能忽视中国的存在,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毛泽东同志正确地指出:“一切反动势力在他们行将灭亡的时候,总是婪进行垂死挣扎的。他们必然要采取军事冒险和政治欺骗的种种手段,来挽救自己的灭亡。”    美帝国主义如此接近中国的行动,正像毛泽东同志在上面所指出的那样,是行将灭亡的反动势力,除了军事冒险以外还将采取另一个手法,即“政治欺骗”。    中国严格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革命原则。    对我们来说,由于恪守原则而将剥开他们的政治欺骗的画皮,并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对他们来说,由于他们亲自投入军事冒险,一定会遭到最后的灭亡。    从战略上来看,对我们是绝对有利的。    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烈火,将越烧越旺。    以美国为头目的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及其在各国的娄罗们也将加速它们的崩溃。    这种形势,是从战略展望上有利于我们的保证。中国采取同意与美国接触的高明策略    毛主席教导说,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也就是说,一面坚持革命原则,一面对每一项具体问题相机行事,在政治上采取灵活态度加以处理。    中国认为美帝国主义是应予打倒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而这次又同意美帝国主义提出的建议,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    这种做法同那种由赫鲁晓夫开始的苏联修正主义的发展趋势加以比较,也是一清二楚的。他们抛弃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革命原则,毫无原则地适应美帝国主义玩弄的政治欺骗的需要。    苏联修正主义者不知天下有羞耻事,大喊大叫什么“中国同它叫嚷要打倒的美帝国主义做交易”。这只不过是滑天下之大稽而已。    他们已经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忘记了革命。他们完全没有能力理解坚持革命原则,采用高度的政治策略来对付敌人这样一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政治艺术”。    就让他们去狂吠吧!    资产阶级宣传机关设想,七十年代前半期的国际政局将由美中苏三角关系来决定。但无可置疑的是,七十年代前半期的国际政局将远远超出他们的设想,而将会由以中国为顶峰的世界人民的推动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文内小题是原来的——本刊注)

2. 印报认为:在中美苏「三角关系」中苏修处境最糟

【本刊讯】印度《国民先驱报》二十一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北京、莫斯科、华盛顿,未确定的三角关系》,摘要如下:    很清楚,苏联的立场是同即将举行的中美会谈有关。苏联人对中美对话中所固有的各种可能性感到非常不安。    中国最近同意恢复在华沙同美国的谈判一事表明,北京对中苏美三角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同其他两个大国一样都是了解的。中国人为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增添了一种不稳定的因素,是为了排除他们联合起来反华的可能性。    北京使中美对话中所固有的各种可能性存在下来就是为了吓唬俄国人,也是为了使后者做更多的让步。它还继续同俄国人会谈,并使美国人处于焦虑不安状态。美国人对北京的意图感到难于理解,他们不知道中国人同他们的关系会改善到何种程度。俄国人对中美会谈抱怀疑态度,也不知道中国人加强战备而又继续会谈的意图是什么。这两个超级大国处境为难,但他们又都抱有很大的希望。所有这三国中,苏联人是处境最糟的。

3. 巴基斯坦一刊物说:中美会谈使苏修陷入一片慌乱

【本刊讯】巴基斯坦《假日》周刊在一月二十五日一期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评论。    评论说,不能孤立地来看今年的中美华沙会谈;应该联系目前国际舞台上出现的整个情况来看这些会谈。    它还说,在欧洲,总的政治形势是正在迅速地恢复到平静的局面,美苏目前在赫尔辛基举行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和波恩最近向莫斯科、华沙和东德作出的和平试探促进了这种局面的形成。    它说,看来这一事态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庭上使美国同苏联靠拢了。但是,再也不能把世界看成是分成两个大国集团,即俄国阵营和美国阵营的了,现在正在迅速地出现第三个阵营,或者说中国集团。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取得能够使中苏互相消灭的核能力。所有这一切表明,必须把人民中国看成是许多国家的领袖。因此必须认为它具有一个单独的、独立的拥有正统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国家集团的代表的地位。    这则评论还说,在这样的一种国际状况中,人们必须从三个不同的而又相互有关的方面,即苏美关系、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广泛的世界关系。    它说,因此,华沙会谈是想作为上面所谈到的三角国际外交中能起平衡作用的因素。    这则评论问道:“华沙会谈能有结果吗?”    从最乐观的观点来看,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华沙会谈最多只不过能使勃列日涅夫感到不快,使台湾感到恼火,并且使莫斯科陷入一片慌乱。

4. 法国民议会外委会主席在万象说:解决东南亚问题必须有中国参加

【法新社万象二十三日电】法国国民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让·德布罗格利今天在这里为一种看法进行辩护,即,认为有关东南亚的任何政治解决都必须有中国参加。    他在招待会上说,中国在过去参加了关于老挝问题的国际会议,以后在解决老挝问题时仍必须有中国参加。

5. 法报评苏修纠集多国家部队妄图恫吓我国

【本刊讯】法国《法兰西晚报》二十七日刊载一篇文章,题为《东方国家建立一支国际共产主义军队无疑希望恫吓北京》,摘要如下:    东欧共产党国家的军事集团是否正在把它的陆海空军组织成“超国家”(即多国家)部队呢?如果是这样,又是为什么呢?这是人们在(苏联)《红星报》二十四日刊载谢尔盖·什捷缅科将军的一篇长文之后提出的问题。    建立“多国家部队”的目的,可能在于把这些部队派往苏中边界,作为在“北京战争威胁”面前“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象征。    这些混合部队还可以在必要时干涉集团的某一国家。    罗马尼亚人不大可能同意让它的军队参加这种行动,特别是反对中国的行动。    因此,在承认什捷缅科将军的决定是认真的和行之有效的同时,这似乎是苏联对中国发动的一次心理恫吓行动,从十月开始在北京举行的关于解决边界问题的谈判正是由于这种心理战而愈来愈陷于僵局。    【合众国际社伦敦二十八日电】权威的外交人士今天说,中苏在北京举行的会谈已完全停顿。    苏联可能把会谈降级,而召回它的首席谈判代表库兹涅佐夫。但是会留下一个谈判代表团装装门面。人们认为,边界争端和政治上重大分歧都很少可能解决。

第 2 版

1. 印统治集团矛盾重重 英·甘地日子难混

【本刊讯】英《卫报》八日刊登周德尔·马尔豪特拉七日自加尔各答发回的一篇报导,标题是:《王公年俸问题及对甘地夫人的其它考验》。摘要如下:    最近三天,甘地夫人一直在为寻求一个解决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在昌迪加尔城问题上的争端的办法进行着疯狂的、然而迄今为止却是无效的努力,而明天,她在作出所谓为结束颁发王公年俸制度而寻求一条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途径的最后的尝试时将同王公们对立。    据报道,王公们——他们今天曾举行过会议——斗志很高。他们此刻的态度是,与其乖乖地接受自己实际上的垮台,不如去干它一场,但是他们中有一些自称是更为现实主义而不那么好战的人却劝说要谨慎和做出让步。他们认为,既然不能再保留年俸,那为什么不使一次付给或分期付给的补偿金得到保证呢?    但是,就连支付补偿金——虽然这是政府可以接受的——可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甘地的激进的追随者们已经发出警告说,他们反对另立名目为王公支付年俸的任何安排。    这样就使甘地面临一种进退维谷的处境。如果她把王公们逼得走投无路,那么她的少数派的政府就将失去王公们的选票;而如果她同他们妥协,那么她就会面临党内造反的危险。在这个问题上,她在议会中的可靠的支持者——共产党和德拉维达进步联盟看来是支持极端主义而不支持甘地的谨慎的急进主义。    在昌迪加尔问题上的困难更大一些。受人敬重的锡克族领导人达尔香·辛格·佩鲁曼为抗议使这个城市脱离旁遮普而绝食死去。    甘地在同旁遮普和哈里亚纳的首席部长会谈时曾提出把昌迪加尔划分为两个部分以分配给旁遮普和哈里亚纳的主张,但是这两个邦都愤然拒绝了这个建议。    如何消除它们的对立情绪,还有待以后再看。

2. 印共(马列)在拉贾斯坦邦各县建立党组织

【本刊讯】《印度斯坦旗报》二十二日报道,印共(马列)拉贾斯坦邦党组织一月二十一日号召这个邦的人民,特别是甘加纳加尔县的人民,回击警察的镇压,并设立“人民法庭”惩处有罪的政府官员。    印共(马列)政治局委员达乌尔·拉姆一月二十一日在贾伊普尔对记者说,该党在本周初已在拉贾斯坦邦各县建立了党组织。    【本刊讯】印度《甘露市场报》十日发表的消息说:据警方的报告,西孟加拉邦本季收割期间发生的冲突共约一百九十起。在冲突中被打死的共有二十三人。    24—帕加纳斯县以外地区的警方或其它政府机构得到的报告说,发生了一千七百二十一起所谓的强行收割事件。其中仅米德普尔一个地方就发生了一千三百起。据报道,在布德万发生的所谓二十三起这样的事件中,涉及约二百六十八比加土地(其中有一百六十比加是有所有权的土地,五十二比加是下过禁令的土地,还有三十比加据说是“黑地”)。    【法新社新德里七日电】在拉贾斯坦邦发生骚乱后警察向农民开枪,打死二人,打伤三十一人。    警方说,他们是在学生参加了农民的示威之后才进行干预的。农民一直在举行示威,抗议政府征收灌溉税。    在骚乱者开始投掷石块后,有十七名左右的警察受伤。在这个邦的历时一个月之久的据说是由左派煽起的示威活动中,到目前为止已有五百多人被捕。

3. 印报说国大党分裂与苏修插手有关

【本刊讯】印度孟买出版的《自由新闻》七日发表了斯瓦米纳坦从德里发出的一篇报道,标题是《俄国人是不是国大党分裂的幕后操纵者?》,摘要如下:    新德里的政界人士和外交界人士正在颇为热烈地议论苏联在当前国大党的分裂中所起的作用。    印度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在班加罗尔开会以后,一个亲苏的、很有影响的重要议员立即变得十分忙碌。当时流传着一种谣言,说他是苏联驻新德里大使馆(据说柯西金总理几乎每天都和这个大使馆联系)的联系人。事实上,当时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当中就有人公开说,当时是由于俄国人的坚决主张才解除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德赛的职务的。    在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在新德里举行会议的时候,有一些代表得到了乘飞机到新德里去并住在豪华的旅馆里的便利。当时非共产党的反对派曾质问这些舒适待遇的费用是什么人支付的。临时主席苏布拉马尼雅姆的工作委员会中包括三名被认为是有名的前共产党员的委员这一事实,加深了人们认为执政派国大党正在同苏联建立密切联系的怀疑。    现在我可以很有根据地说,苏联曾给印共一个具体的指示,指示它无论在困难的时候或是在顺利的时候都要支持英·甘地夫人。首都不断传出这样的消息:苏联驻新德里大使在执政派国大党最近举行全体会议的时候一直呆在孟买。    以尼贾林加帕为首的党组织派国大党在艾哈迈达巴德的会议上正面指责“苏联干涉”国大党内部事务的时候,显然是把这些情况都考虑进去了。他们关于对英·甘地总理的“个人迷信”的批评是同他们对苏联干预的谴责有关联的。

4. 路透社评述:缅甸用消费合作社代替“人民商店”

【路透社曼谷三日电】在私人企业全部国有化以后七年,奈温将军的缅甸军事政权公开宣告国营销售制度破产。    将军现在计划用由一万名他自己的党员和退伍军人经营的消费合作社去代替国营的“人民商店”。    奈温将军是在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最近召开的一次讨论会上宣布他的计划的。    他在这个讨论会上说,在将来,消费者必须用自己的钱开自己的商店,并自行安排销售货物的工作。    奈温在一九六二年从吴努手里取得权力以后一年,奈温将军使全部私人商店为国有化。物价全面上涨,消费者由于担心缺货,因而国营商店抢购的货物,把商店的必需品抢购一空。    今天,甚至在缅甸首都仰光,大多数“人民商店”都关闭了,少数仍然营业的商店以配给方式销售供应不足的货物。

5. 美联社报道:奈温因在缅不得人心时常提防被人暗杀

【美联社仰光二十六日电】(记者:西蒙斯)在缅甸,你要谈到“将军”的话,那末谈到的只有这个人:即奈温将军。    他是这样一位将军:他的批评者认为,他是一个狂妄的、性情粗暴的独裁者,有自悲感。在他的周围有着一群同样狂妄的阿谀奉承的人,后者在他手下感到忧心忡忡。    当奈温在一九六二年三月二日发动了一次不流血的政变,把政府从吴努手里接管过来时,大多数缅甸人并不感到不安。    但是,事情并非如缅甸人所预料的那样。在把这个国家引导到“缅甸式的社会主义”所经历过的八年中,国民经济是处在极端贫穷的境况中。“缅甸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遭到了失败。叛乱活动风起云涌,大部份是得到共产党中国的支持。    看来在缅甸似乎没有人更能管理好这个国家。这部份是由于下级军事官员——准将和校官——的缘故。这位五十八岁的将军把他们安置在他的周围,而与国内的贤人断绝联系。    一位前吴努政府的高级官员最近说:“他是一个自私自利、权欲熏心的人。但是,上帝帮了我们的忙,校官们的情况更糟”。    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奈温去世,或者遭到暗杀,由他的手下任何人接替的话,政府将会垮台,或者缅甸会成为共产党国家。大多数观察家、很可能连奈温本人对校官们没有信心。    缅甸的某些犬儒主义者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校官(兼部长)在几年前问一位以色列的农业部长:能否使木瓜树结桔子。这位以色列人告诉他那是不行的。据说,这位部长回答说:“我们将在缅甸实现它。”    据说,另一位部长表示担心美国官员正在从他们的使馆挖一条隧道,直通隔壁的缅甸国库,偷盗储存在那里的黄金。    但是,奈温的举止是十分谨慎的,以便使自己不遭到暗害。肯尼迪在一九六三年遇刺以后不久,这位将军把仰光市内从高大建筑物上射击得到的所有圆形交通路口改为十字路口。    据说,他担心当他的一排汽车被迫降低速度绕行时,被击中。    今天,每当这位将军乘汽车外出时,车队中有两辆有深色玻璃窗的黑色梅塞德斯·本茨轿车,行人不能断定这位将军乘坐的是那一辆轿车。    事实上,这位将军在仰光是很少露面的。    某些心理学家认为,奈温正患着严重的自悲戚和妄想狂,为了克服他对外来人的恐惧心情,他进一步避免与人接触。    据心理学家说,当一个象缅甸那样的国家眼看到其他国家正在向前发展,而它本国似乎停止不前的时候,全国范围的妄想狂就有所发展。    这个妄想狂的国家不是打开观察世界的窗户,学习其他人的经验,而是背窗而坐,筑起了一道道仇视外国人的城墙,以制止外来人。    奈温在国内不是深得人心的。大多数观察家毫不怀疑,如果吴努从泰国归来,同奈温竞选的话。这位前总理将会获得百分之九十五的选票。    据说奈温的官薪每月为五百美元。大多数观察家认为,他在国外有私人基金。    尽管奈温作出的努力都失败了,他垮台的结局还预见不到。

6. 美联社报道:缅甸经济困难严重并将进一步恶化

【美联社仰光二十五日电】预料一度是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国的缅甸在一九六九年出售了六十万吨大米,同英国统治下的三十年代出口三百万吨相比是一个大倒退,甚至同一九六五年出口一百四十万吨相比也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下跌。    缅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是亚洲的两个主要产石油的国家之一,现在则进口石油和石油制品,并正为自给自足而奋斗。    国营工业——在缅甸几乎就是全部工业——一九六八年的赤字是一千九百万美元。    缅甸从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七年每年从全部出口(包括大米、麻栗树、宝石和其他重要产品在内)得到的平均收入是两亿四千万美元。一九六八年,这个数字降为一亿美元。    据缅甸政府的数字,国民总产值按每人平均计算,一年是七十六美元,这在东南亚是最低的。    据其他的官方统计数字,城里的五口之家除了在“人民商店”之外还要在到处都有的黑市买东西,一个月需要有四十美元左右的收入才能活下    去。而月薪最低一级是十七美元左右。最低一级是十最低一级是十七美元左右。    经济失败的情况继续发展着。由于看不到任何突破的希望,一位外交官提醒一位客人说:“不要对他们太厉害了。在一个人倒下的时候踢他一脚是容易的。”缅甸倒下了,如果说不是躺倒在地上,那么它也是跪倒在地上了。    缅甸的外国观察家(他们都承认他们不了解奈温的想法)预言,经济情况将进一步恶化,除非更换现政权。    在经济实行国有化以后,国营公司只能相互买东西和相互卖东西。在这样一种基本的制度中,有一种固有的危险,这就是,一旦这个链条有一节断了,其他各节也就不起作用了。    现在,原料和零件奇缺就是断了的那一节。    由于缺零件,仰光马路边上停着数百辆汽车和卡车,车主在修啊、修啊,力图用这些坏车再向前多开几里。    在仰光以外,缺零件的情况更严重。在曼德勒,出租汽车已用马车代替,公共汽车已用古代的马车代替。

第 3 版

1. 斯图尔特和罗杰斯讨论欧洲安全会议等问题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英国和美国昨天晚上就莫斯科建议举行一次东西欧安全会议的动机问题进行了一些时候的讨论。    这次讨论是由英国外交大臣斯图尔特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进行的。他们是在威尔逊首相和尼克松总统的会议之后在傍晚举行会谈时进行这次讨论的。    人们指出,西方关心的主要问题将是,俄国能表明莫斯科对于讨论均衡地削减力量感到兴趣。    在考虑欧洲力量人数时,斯图尔特说,他认为非常重要的是,在事先没有同北大西洋公约盟国协商的情况下,不能各别或单独地削减欧洲现有的军队。据说,罗杰斯完全同意这一原则。    罗杰斯和斯图尔特花了一小时四十分钟来讨论国际问题,东西方问题的讨论占去了大部分时间。

2. 威尔逊和尼克松会谈结束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八日电】尼克松总统和威尔逊首相今天在白宫举行了一次私下的会议,从而结束了他们在这里举行的历时两天的会谈。    在这以前,威尔逊应总统的邀请参加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次定期的会议。白宫说,会上讨论的问题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东西方关系问题。    英国外交大臣斯图尔特、英国大使弗里曼和美国驻英大使安南伯格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尼克松总统去年二月访问伦敦时,曾应威尔逊首相的邀请参加了在唐宁街十号举行的一次英国内阁会议。    两位领导人在会谈结束时未发表联合公报,也未发表告别谈话。    威尔逊和他的一行人将在今天二十一时从附近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乘皇家空军的一架喷气飞机前往伦敦。    【路透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今天英国首相威尔逊出席了在白宫举行的最高级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这是第一次让外国人参加这种会议。    白宫新闻秘书齐格勒说,这位首相还参加了总统和白宫顾问的讨论会,他并不只是作为一位观察员参加的。    【美联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外交观察家们说,英国首相威尔逊同尼克松总统的会晤没有宣布任何令人振奋或引人注目的消息。    一位美国人士说,这是一次“平平淡淡的自由讨论”。这大概就是尼克松及其客人为什么在会谈以后决定不发表公报以及不发表会谈声明的理由。

3. 威尔逊在华盛顿举行记者招待会

说华沙集团要求举行欧洲安全会议“有某种道理”,但提出了召开这个会议的两个条件;再次表示英要挤进共同市场    【美新处华盛顿二十八日电】英国首相威尔逊二十八日在这里回答记者的问题时说,他的政府对举行欧洲安全会议的立场是同所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表示的立场一样的。    他说,他认为,“华沙条约要求举行这样的会议是有某种道理的,如果加以适当准备和讨论全欧问题的话。”    他说,“这样一次会议的方向必须真正是增进欧洲的安全,而不是拆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力量。”    他说,另一个条件是,所有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都必须参加。    威尔逊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能考虑削减部队,如果华沙条约的部队不相应削减的话。    他指出,共同和平衡地裁军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九六八年在雷克雅未克举行的联盟部长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尚未得到答复。他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无助于朝这个方向进展。    这位首相是在同尼克松总统和政府高级官员举行两天会议以后在英国大使馆会见记者的。    他说对这些会谈感到高兴。他说,其中对经济和货币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讨论,并就其他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他说,对其中的一个问题,即对尼日利亚的援助问题,美国和英国的态度是一样的,两国政府都深切关怀向尼日利亚提供援助的问题,准备响应尼日利亚政府及其红十字会可能提出的要求。    他说,问题“完全是尼日利亚的问题”。    关于解决中东问题,他说,由于各自的态度,双方之间的鸿沟“几乎是不可弥合的”。    【美联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威尔逊说,在同尼克松总统举行的两天会谈中讨论了苏联关于召开一次欧洲安全会议的倡议。    关于英国从苏伊士以东地区撤出的问题,威尔逊说,一九六八年的决定是不能更改的,预料英国的态度不会有任何改变。    记者问威尔逊他对于在欧洲运用尼克松的关岛主义的看法如何。    威尔逊说,尼克松和他就欧洲问题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会谈。    他说:“我们在欧洲的人希望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他把这一点同关于扩大欧洲国家间合作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但是他又说:“我认为没有谁谈到在欧洲实行军事上脱离接触。”    记者问威尔逊是否可能到莫斯科访问,他说,“不排除”进行这样的旅行的“可能性,但是眼前没有作这样的旅行的计划”。    记者问到英国参加欧洲共同市场的结果如何。    威尔逊说:“我确实认为英国参加这个共同体将会大大增进团结,虽然并不是组织机构上的团结。”    【路透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英国首相威尔逊今天在这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英国从来不会向破坏中东地区力量均势的中东国家出售武器。    当有人问威尔逊,他是否同意美国的看法,认为法国向利比亚出售一百架军用飞机会破坏了力量均势时,他拒绝同华盛顿一道对法国政府的行动公开表示不安。    威尔逊说,英国政府一向明白表示,准备参加对中东实行全面禁运武器。    【法新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威尔逊的记者招待会给人一种印象,他同尼克松总统会谈时对两位领导人涉及的所有问题,意见几乎完全一致。

4. 法国竭力对阿尔及利亚进行军事渗透

【本刊讯】法国《世界报》十五日刊登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在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之间,军事合作政策正在十分谨慎地和逐步地出现。    法国同意在奥兰附近的布斯费尔建造一座培养军用飞机驾驶员的学校。在一九六八年出卖了二十八架“富加马吉斯特式”双引擎喷气教练机之后,法国空军前后决定要为就地培养阿尔及利亚空军的驾驶人员和航空员作出努力。在离米尔斯克比尔海军基地几公里的布斯费尔修建一座军事学校,无疑是两国军队走向更加紧密的技术合作的第一步。    法国军人离开米尔斯克比尔之后,继续享有——原则上直至一九七七年——在布斯费尔机场停留的权利。这个可以接待目前使用的最大的军用运输机的空军基地是在一九六二年修建的。布斯费尔仍然是法国海外军事部署的一个重要事件。    在布斯费尔建立阿尔及利亚空军学校,也将能使法国在获得布迈丁政府的同意的情况下重新研究使用这个基地的条件和法国在阿尔及利亚驻扎军事力量的前途。这种可能性如果实现,那么就有双重的利益:一是促进两国海军之间已经开始的合作,一是抵销苏联在向阿尔及利亚出售武器方面的影响。除了“富加马吉斯特式”飞机之外,法国最近还向这个国家出售了两架    SA330型运输直升飞机和各种地面装备,特别是供阿尔及利亚宪兵使用的五十四辆装有口径为六十毫米大炮的轻型装甲车。    与此同时,法国的军事学校接纳了阿尔及利亚三军的、宪兵的、卫生部门的二百五十余名实习生。这批实习生占来到法国军官和军士学校学习或深造的外国实习生的百分之十。    在阿尔及尔和在阿尔及利亚的某些军事或非军事的学校中,法国仍保持着它的最庞大的军事使团之一。一九六九年,当时任武装部队部长的皮埃尔    ·梅斯梅尔曾说过,在法国十八个使团中,驻阿尔及利亚的使团有三百四十名军官和军士,即占在国外工作的军事人员的百分之十三。他们担负着教官或专家的职务。他们去布斯费尔并在那里建立驾驶员学校,会促使阿尔及利亚人更经常向法国军队提出要求,要求给予更加全面的技术援助和出售新的军事装备。    巴黎和阿尔及尔之间的这种合作是十分谨慎地进行的。事实上,阿尔及利亚人看来在这种利益上动摇不定:他们同苏联人保持军事合作——有些人认为这种合作太咄咄逼人——会有好处的;他们使他们能够从各处特别是从法国得到的援助变得多样化也是有好处的。    法国政府决定要为训练阿尔及利亚空军——不久可能要为阿尔及利亚空军的用于作战目的的装备    ——作出努力。从政治观点来看,这一决定对法阿关系的前途或是对法国在地中海的计划都是重要的。巴黎的官方人士把在布斯费尔开始的合作行动看作是对两国在接近道路上要更加向前迈进的愿望的一个考验。

5. 英担心美经济危机将波及英国

【本刊讯】英《卫报》今天刊载题为《威尔逊在华盛顿》的文章,摘要如下:    当威尔逊和尼克松总统本周在华盛顿会晤的时候,这位首相将希望对美国经济目前的趋势的国际后果提出一些严重的问题。    过去二十年已多次预言要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并且一再提到了这个经济方面的老话:“如果美国伤风,整个西方经济就会感冒。”尽管发生了若干个时期的温和的衰退,却一直还没有出现过如此严重的事情。    制止美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的工作不会是没有痛苦的。先是约翰逊总统,然后是尼克松总统,都把紧缩货币放在增税之上,以制止物价上升。到目前为止,他们一直没有取得什么成功,虽然结果是制止了国民生产的增加。越是继续这个政策,就越可能减少对外国(包括英国)进口的需求。而且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失业的增加,衰退可能蔓延到欧洲。由于即将举行大选和英国国际收支情况的改善仍然微弱,威尔逊将希望参加敦促尼克松总统不要把医治通货膨胀的药用量过度的人们的行列。幸运的是,总统不用人提醒也会知道,失业的增加必然为共和党人带来更多的城市斗争和选举麻烦。总统正在起分崩离析作用的通货膨胀和毁灭性的衰退之间走钢索。

6. 威尔逊同美经济官员会谈讨论美经济政策对英国的影响

【路透社华盛顿二十七日电】(记者:哈里斯)英国首相威尔逊今天同美国官员讨论了华盛顿的通货收缩政策对英国正得到改善的经济地位的影响问题。    英国官员们说,首相没有要求尼克松政府削减高额利率,也没有要求采取任何其他可能有助于英国降低银行利率和加速其经济恢复的行动。    但是据报道,昨天深夜到达这里的威尔逊感到,会谈已有助于他估计尼克松为使美国经济收缩所作的努力会取得成功还是将导致一个可能妨害英国出口的经济衰退。    鉴于不断有人推测威尔逊已感到美国经济政策对英国的影响将成为大选(如果他今年举行的话)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经济问题在这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    威尔逊在同财长戴维·肯尼迪和其他重要官员举行的两小时会谈中讨论了高额利率和其他世界性的经济问题。    英国官员们认为这次会谈纯系探讨性和了解情况性质的。    他们说,美国方面显然知道威尔逊的这种看法:英国希望世界利率下降,特别是在美国,以便使他能万无一失地降低英国的银行利率和避免游资从英国外流。

7. 布迈丁对法《世界报》记者谈阿法关系

【法新社巴黎五日电】阿尔及利亚国家元首布迈丁在接见《世界报》记者时说:阿尔及利亚同法国“在关系方面这一年是良好的”,剩下有争议的问题就不多了,主要是三个问题:酒的问题,因为“再改建我们的葡萄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石油问题,布迈丁上校说:“我不认为有一些好心人主张简简单单地续订一九六五年的协议”。应该使它“更符合具体条件和该部门总的发展情况”。文化合作问题,这方面并没有大的困难。另外,尽管“阿尔及利亚进行过反对法国军队的战争”,但这并不是在整个合作中排除军事方面合作的理由。“我们没有怨恨,我们也不记仇”。

第 4 版

1. 捷修中央举行全会 党政机构头目又有变动

解除切尔尼克捷修主席团委员和总理职务;什特劳加尔任联邦总理,列纳尔特等进入捷修主席团    【南通社布拉格二十八日电】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会今天下午在这里西班牙大厅开幕。议程第一项是由党中央第一书记胡萨克说明一些干部的更动。预料今天傍晚将发表关于大批干部更动的正式声明。中央委员们已经根据主席团建议进行了讨论,并且就此作了决定。    明天和后天的议程包括经济问题和加强党的活动能力,联系到颁发新党证的工作,这个工作将于六月底完成。    这次人事更动由于其规模和涉及的人物,在布拉格使人们感到意外。    【德新社布拉格二十八日电】布拉格宣布,捷克斯洛伐克总理切尔尼克今天辞职。    在捷克斯洛伐克电视台宣布的一项简短的公报说,要切尔尼克辞职的建议是由共产党领导人胡萨克在这里举行的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提出的,中央委员会接受了这项建议。    切尔尼克还辞去了在党的主席团内担任的职务,捷克斯洛伐克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波拉切克和斯洛伐克党的负责人萨多夫斯基也辞去了在党的主席团内担任的职务。    捷克斯洛伐克的新总理是什特劳加尔,他是前捷克地区党务管理局主席。    中央委员会提议由列纳尔特担任斯洛伐克党的第一书记。列纳尔特在诺沃提尼时代曾长期担任过总理。    列纳尔特、布拉格共产党组织新任第一书记卡佩克和捷克民族阵线主席科尔恰克被选入了党的主席团。    联邦议会主席哈奈斯、计划部长胡拉和拥有实力的中央委员会书记英德拉被选为党的主席团的候补委员。    任命现捷克总理凯姆普尼为新任捷克地区党务管理局主席。    《红色权利报》主编莫茨被委派为中央委员会书记处成员。    批准福伊季克为中央委员会书记和书记处成员。中央委员会同意杜布切克辞去中央委员职务。    中央委员会提议由主席团成员皮列尔担任工会组织的新主席。    它还提议,联邦议会主席哈奈斯除担任现有职务外再兼任捷—苏友协主席。选入中央委员会的新人总共有八人。    捷克地区党务管理局的人事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动。    【合众国际社布拉格二十九日电】斯沃博达总统任命切尔尼克为技术部长。在这以前是没有这个部门的,所以这个职务显然是为切尔尼克而增设的。

2. 杜布切克去土耳其任大使

【德新社布拉格二十五日电】杜布切克今晚乘飞机离开这里去安卡拉担任土耳其大使的新职务。    斯沃博达总统早在去年圣诞节前就任命了这位斯洛伐克人,但是自那以后拖下来了,并未说明原因。    通常消息灵通人士今天说,杜布切克已决定辞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杜布切克提前三刻钟抵达布拉格的鲁津机场,为他从黑色的轿车上下来时看上去精神很好,并在微笑着。    甚至在候机大楼的外面,他就受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的迎接,几个秘密警察拥在他的周围,他们急忙走开了。    就人们所能查明的,看来没有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导人员为杜布切克送行。

3. 布拉格市民连续十天祭扫帕拉赫墓

【法新社布拉格二十五日电】布拉格的市民今天接连第十天到奥尔尚尼公墓的帕拉赫的墓前去献花。帕拉赫是在去年一月十六日自焚以抗议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青年学生。    在堆满了花束的墓旁点燃了数百支蜡烛。帕拉赫的一幅大照片的旁边放满了花束,在照片的上方放着一个由捷克斯洛伐克国旗的颜色组成的花圈。

4. 外电报道:捷修统治集团内部争权斗争激烈

【德新社布拉格二十七日电】预料明天在这里举行的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将采取决定性措施来保证今后党和国家行政机构之间的合作。    一九六八年一月,自由化改良派杜布切克代替了诺沃提尼,但是在改革计划被挫败后代替杜布切克的那个人——胡萨克    ——现在看来牢牢地掌握着政权。    通常消息灵通人士说,即将举行的中央委员会会议的结果不仅将“撤销”大约二十个中央委员,而且还要在党政机构的上层作大变动。    据信,切尔尼克总理为保持他的职位而进行的斗争已失败,特别是在他在诺沃提尼时代担任计划部长的活动遭到批评之后。    消息灵通人士说,看来,捷克民族议会新主席埃尔班和工会领袖波拉切克很可能被赶出他们在主席团中的职位。    埃尔班和波拉切克都是在杜布切克的短短的任期内被选入他们的职位的。    消息灵通人士说,人员问题只是中央委员会的一项广泛计划的一小部分。中央委员会还未宣布即将举行的会议议程。    很可能有待讨论的还有:经济活动,工会活动、民族阵线和青年组织。    对党员的“核查”可以使领导上得到它为展开大规模清理运动所需要的材料。    有消息表明,目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党员人数将减少,从一百七十万减到只有八十万。    领导内部对立派别之间的争权夺利和激烈斗争似乎还未结束。    【路透社布拉格二十七日电】在明天于这里召开的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胡萨克和他的主张极端强硬路线的对手们之间争夺思想霸权的斗争可能达到一个决定性的阶段。    预计这次大大推迟了的会议上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曾密切参与过杜布切克改革纲领的切尔尼克总理的政治命运。    据这里的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极端保守派对胡萨克的压力很大。    人们认为,这一斗争是这次会议从去年十月推迟至今的原因。

5. 香港《经济导报》专题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西德的经济危机》(完)

(续昨)一九五七——五八车危机:一九五三——五四年的危机之后,经过一九五五——五六年的一度高涨。一九五七——五八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便又爆发了。一九五七——五八年的危机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持续最久和最为深刻的一次危机。从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到一九五八年四月,工业生产共下降百分之十四点三。在这次危机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遭到危机的袭击。一九五八年与一九五七年相比:钢产量减少百分之二十四,煤产量下降百分之十八。消费品工业由于战后基本上没有多大发展,因而下降的幅度较小。固定资本投资一九五八年比一九五七年下降百分之二十二。完全失业人数为五百多万人(若包括半失业者,则超过一千万人),达到十六年来的最高峰。即使幸而能保住饭碗的人,由于工作时间的缩短以及物价的上涨,实际工资也下降了。危机期间出口下降百分之十六,国际收支逆差达三十三亿美元,黄金外流二十三亿美元,美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削弱。    一九五七——五八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它从美国开始逐渐蔓延到日本及加拿大,然后又波及西欧许多国家。一九六○——六一车危机:一九五七——五八年的危机之后,仅仅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又爆发了一九六○——六一年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笼罩着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从一九六○年二月至一九六一年二月,工业生产共下降百分之八点一。在工业生产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包括耐用品、钢铁、汽车等,下降幅度都很大,显示了一九六○年美国经济危机来势凶猛,影响重大。美国农业危机在一九六○年里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产品“过剩现象”日益严重,由于无法销售而堆积起来的农产品,已从一九五九年的价值八十三亿美元增加到九十一亿美元。在生产下降同时,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在一九六○年十一月份时又高达四百五十多万人,约占全国劳动力的百分之六以上。与这次生产过剩危机并发的财政金融危机也日益严重。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黄金滚滚外流。一九六○年年底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已下降到一百七十七点七亿美元,只占西方国家黄金储备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二点七。除去一百一十七亿美元的准备金外,实际上可以动用的黄金不到六十一亿美元,已不够抵付美国欠各国短期债务的三分之一,这就大大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资金大量外逃。日本的经济危机    战后日本也曾发生过四次经济危机,即一九五四年,一九五七——五八年,一九六二年及一九六四    ——六五年。其中以一九五七——五八年危机规模较大,它使日本国民总产值下降了百分之一点五,工业开工率平均下降一成半左右,投资停滞,对外贸易减退百分之十七点三。当时日本生产“过剩”危机较为严重,但财政金融危机尚不突出,因此有可能采取放宽信贷及扩大公共开支等措施,减缓了危机的深入发展。    无论战前战后,日本经济危机的发生都是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外来影响分不开的。日本历史上发生过的八次经济危机中,有七次是与美国及西欧的危机同时或稍后时间爆发的。这是因为日本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外贸易及外来资金,而这两者又主要是依赖美国和西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出口贸易三成依赖美国,一成多依赖西欧。资金方面,战后至一九六一年底止,外国在日本的投资“援助”及贷款估计约五十五亿美元,其中大部份是美国资金,小部份是西欧资金。由于经济关系密切,美国西欧每次危机均波及日本,特别在第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进一步加深,美国每爆发一次经济危机,日本即紧跟着爆发一次,已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危机发展规律之一。西德的经济危机    在西欧方面,战后西德的经济恢复原是比较快的,但也曾发生过四次经济危机,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这四次经济危机的时间是:一九五二——五三年、一九五七——五八年、一九六二——六三年、一九六六——六七年。一九五二——五三年的危机,工业生产的增长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骤然降至百分之七至八;一九五七——五八年的危机,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又由前三年的平均每年百分之十以上骤然降至百分之三至五:随着在一九六二——六三年,又由前三年平均每年的百分之九左右骤然降落至百分之四以下。一九六六——六七年的危机,情况更为严重:一九六六年工业生产只增长了百分之一点四,一九六七年更减产了百分之三点二,这些事实表明,战后以来西德发生的四次经济危机,一次比一次恶劣,以致西德经济的增长率也逐步下降。例如在一九五○——六○年,西德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为百分之七点六;至一九六一——六五年,已降至百分之四点八;在一九六六——六七年,实际再没有什么增长。这一趋势显示出,随着经济恢复时期的过去,资本主义制度所不可避免的生产过剩危机,已日益突出。特别是经济军事化造成生产畸形发展,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化,国内外市场相对缩小,信贷危机日趋恶化,这种种因素使西德经济危机的间歇期越来越缩短。一九五二——五三年、一九五七——五八和一九六二——六三年的三次经济危机,都是每隔五年发生一次,都是生产由原来较高水平骤然下降,都是在下降之后有较强劲的”复苏”,而且都是在三年复苏期间的第二年,即中间一年,升至高峰。但在一九六二——六三年的危机之后,情况不同了。一九六四年工业生产曾有较明显的增长(增长率约为百分之九),但在一九六五年,“复苏”即告失势,扩大政府开支虽然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通货膨胀加剧,严重威胁着西德工业的出口竞争能力,于是又不得不实施紧缩措施,在一九六六年下半年即加速了危机的来临。    一九六六年下半年开始的这次经济危机,和以往各次有所不同,就是它离上次的间歇期间短,明显的“复苏”只有一九六四年。接着在一九六五年,国内需求已经呆滞,需求扩大政府开支来支持,到了一九六六年下半年,大量政府开支也无济于事,生产在第三季开始下降,持续了一年多,至一九六七年十月份,才比一九六六年同期回升了百分之零点三,仍未能回升至危机前的水平。一九六七年全年来计,工业生产共下降了百分之三点二,国民总产值下降了百分之一点五。这次危机遍及西德经济每一个主要部门,造成相当大的破坏,而且持续了一年半以上。(本刊注:文中小标题是原有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