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02-05
第 1 版
1. 认为中国国际威望日益提高,信心愈来愈大
【法新社北京四日电】(记者:马居斯)今天上午所有的北京报纸都刊登中国对苏联“一九六三年七月十四日公开信”的第七篇答复。它占整整四版篇幅。 像前六篇一样,这篇社论是由《人民日报》和《红旗》联合发表的。 这篇长文件谴责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和其他苏联领导人,说他们是“现代修正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大的分裂主义者”。(这是第一次把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列在铁托之前,说他是真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敌人”)这里的外交专家认为,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了。他们还认为,这反映出中国对自己和在国际上迅速发展的威信和威望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 这篇长达三万汉字的文章分为九节。第一节详细地“回顾了历史”。 第二节的标题是《经验和教训》,这一节主要令人感兴趣的一点是:它提出一个新的名词“分裂主义”,及其派生词“分裂主义者”,从而丰富了党的词汇。 第三节的标题是《当代最大的分裂主义者》,在这一节中展开了对赫鲁晓夫的攻击。 它指责说,苏共领导人“根本不是致力于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阵营,而是分裂和瓦解社会主义阵营”。它指责苏联领导人力图“强迫经济比较落后的兄弟国家放弃工业化,变成供应他们原料的基地和推销他们剩余产品的市场。”随后,社论发出中国自己的牢骚,这次又提出一些过去没有提到过的数字。 随后那一串长长的指责是:赫鲁晓夫“反对”“兄弟”国家和兄弟党,“违反苏联人民的利益”、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以及“勾结美帝国主义”。 这些指责中的第一条是“反苏”。文章说,反苏的不是中国而是苏共领导人,因为他们“大反斯大林,走上了修正主义的道路”。 社论说,如果中共反对“苏共领导的修正主义和分裂主义的错误”,那只是“为了维护列宁缔造的苏联共产党,正是为了维护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苏联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共仍然是苏联人民反对克里姆林宫领导人背叛的最可靠的堡垒,这种论点以前也曾阐述过,但从来没有用过这样明确、强硬的字眼。 今天早晨,在这里的苏联集团观察家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是一种“不能允许的态度在国际实际中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苏联提出的另外一些指责,如“争夺领导权……抗拒多数的意志、破坏国际纪律……支持兄弟党的反党集团”都被驳斥了。在驳斥时提出的论据是人们已经知道了的,而且引证了许多共产主义经典著作的话。 最后第二节是“目前的公开论战”,最后是“维护和加强团结的道路”。 最后一节说,“如果苏共领导真要团结,而不是假要团结”,他们就必须“彻底抛弃他们的修正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和分裂主义的路线”。
2. 法新社报道莫斯科“观察家”认为:我“七评”加强了反修攻势
【法新社莫斯科四日电】这里的大部分观察家今天说,中国报纸昨天刊登最近的反苏文章,是朝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正式分裂的方向采取的又一个步骤,很可能是一个决定性的步骤。 观察家们指出,这篇文章比以往走得更远,它呼吁全世界斗志昂扬的共产党人,其中包括苏联人,摆脱苏联总理赫鲁晓夫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 观察家们认为,中国人加强反苏攻势,是因为在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成功以及法国承认北京政权后,中国的威望提高了,而且因为北京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形势作了“客观的”估计。
3. 美通讯社认为:「七评」是最厉害的一篇评论
【美联社东京四日电】(记者:罗德里克)赫鲁晓夫曾当面对中国共产党人说,他把他们的某些内部敌人看作“好朋友”。这事是中共领导星期二在对这位苏联总理及其助手的一篇激烈的新攻击中透露的。中国的批评的激烈程度和自信的语气,看来反映了它的新的信心。 这篇文章是中国人对一九六三年七月十四日苏共公开信的第七篇评论,大概也是最厉害的一篇评论。 这一争论远没有接近结束,相反,中国领导集团断然声明这一争论还要进行很长一段时间,它还只是刚刚开始答复苏联针对它的数千篇批评文章。 中国人在答复苏联指责他们想从莫斯科手中夺取共产党阵营的领导权的时候挖苦地问道:“向谁争夺呢?领导权究竟在谁手里呢?” 这一猛烈的攻击打破了近两个月来的暂时沉静。中国人对俄国人的上一次猛烈批评是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发出的。 【合众国际社伦敦三日电】共产党中国今天在对赫鲁晓夫的新的猛烈攻击中承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分裂危险。 新华社广播的对克里姆林宫的长篇起诉书说,赫鲁晓夫吹嘘中国共产党内反对毛泽东主席的领导的人是他的“好朋友”。
4. 美联社说:中国的革命学说对非洲具有吸引力
【美联社内罗毕一月三十日电】(记者:丹尼斯·内尔)共产党集团正在筹划一个决定性的新运动以便在东非赢得朋友和影响这个地区的人民。 近几个月来,东非成了共产党日益加紧努力以便打击西方来赢得影响的舞台。 共产党人在东非的努力并不是和谐一致的,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对抗是明显的。例如俄国人散布的大部分消息就大肆宣传说,中国同白人统治的南非的贸易正日益增加。 然而,总的看来,中国的共产主义对非洲具有更大的号召力。据认为,中国的经验对这个落后的大陆更切实可行,而且暴力的学说对大批的非洲失业者更具有吸引力。 【本刊讯】英《星期日快报》一月二十六日刊登了前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联邦总理罗伊·韦伦斯基写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过去两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毛泽东的中国对从非洲之角到非洲东海岸发生的事件一向怀有巨大兴趣,这并不是秘密的;而最近发生的事件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他们已取得的成绩有多大。 我坚定地认为,中国人使这个大陆上的革命运动取得成功的希望比俄国人要大得多。 我认为,中国人在处理事件方面比俄国人更为狡猾。 在刚果建国初期阶段,俄国人对刚果地位问题的处理方法是最拙笨不过了。全世界都知道,他们弄得这样糟糕,以致他们被刚果领导人下令驱逐了。 中国人不会犯这种错误。
5. 日外务省官员认为:法对处理蒋帮问题尚未作出决定
【中央社东京一日专电】日外务省一位官员认为,戴高乐对于“一个中国一个台湾”的问题尚未作成决定,因此未能(在记者招待会上)明白表示他的立场。 【合众国际社巴黎一月三十一日电】法国政府这些日子来最不愿意听到的事情就是一所一度是一位百万富翁的大厦。这所大厦自从顾维钧为(当时的)北京政府买下后一直是中国大使馆的馆舍。 巴黎方面每一个甚至可能稍有涉及的政府发言人都说,“无可奉告。”
6. 墨《日报》说我开创了飞跃发展的时期
【本刊讯】墨西哥《日报》一月二十六日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为题发表了一篇评论。 由这家报纸编辑部撰写的这篇评论说,“……这个国家依靠社会主义的组织开创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 评论接着指出,“大陆中国的农业计划现在正沿着最好的道路发展。” 评论最后说,“中国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经验可以为克服其他不发达国家所受到的障碍提供有益的途径。因此,中国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场所,在那里进行有效的实验,探讨各种技术办法,来克服以贫穷、文盲和不卫生(这是最严重的不发达状态的水土病)为代表的各种障碍。”
7. 蒋帮驻法“使馆”人员受命赖着不走
【美联社巴黎四日电】国民党中国驻这里的大使馆的发言人在星期二说,最近收到的台湾的命令指示使馆人员留在巴黎。 【合众国际社台北四日电】今天,这里的《中国邮报》说,中国国民党政府希望通过保持国民党驻巴黎的使馆来迫使北京不完成同巴黎建立外交关系的工作。这家消息灵通的英文报纸援引政府官员的话说,国民党的使节继续驻在巴黎,可能会迫使北京政权不派外交代表去那里。 这些官员对《中国邮报》的记者说,如果在国民党中国外交使团还在巴黎的情况下就在那里设立使馆,这就意味着接受两个中国的政策,北京政府是不会这样干的。 《中国邮报》说,外交部长沈昌焕建议,巴黎一承认共产党中国,就立刻把国民党外交使团撤出巴黎。 但是国民党立法院批评沈的建议,说它“太肤浅”,劝政府命令驻巴黎使馆留守原地,斗争到底。 【合众国际社巴黎一月三十一日电】自从法国宣布承认共产党中国以后,国民党大使馆的以陈雄飞代办为首的十五名使馆工作人员就不可思议地躲在这所大厦里闭门不出了。 有一个叫梁宗衡(音)的参赞在走出这所建筑时被摄影记者照了一张相后他就召来了警察。其它人在问起他们关于今后的问题时态度都显得很生气。
8. 哈里曼说中苏意识形态斗争将加剧
【美新处华盛顿三日电】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哈里曼星期一在这里对三百名大学校刊编辑说,他认为北平的政策是所有共产党国家中最富于侵略性的。 哈里曼说,他认为赫鲁晓夫希望减少苏联的军事费用,以便能够把较多的力量转移到生产食品和消费品方面去。他又说,如果情况是这样,就将增加参加日内瓦裁军谈判的美苏代表就进一步的裁军措施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路透社华盛顿三日电】哈里曼预言,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将加剧。 他说,莫斯科和西方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和缓,目前的苏联领导人正在使用与斯大林所使用的不同的方法。哈里曼说,中国在有着目前那样的情绪的情况下比苏联“更加轻率和更加危险”,但是中国人仍然没有核能力。他说,到时候中国人肯定能够拥有核能力。
9. 美通讯社报道:蒋帮一军官图谋反蒋被捕
【合众国际社台北一日电】消息灵通人士星期五晚上说国民党中国的一个显然是心怀不满的将领,上周企图控制一支装甲部队,并且大有在台北发动政变之势。 据非常可靠的人士说,这次未遂的政变在还没有能够在台北以南约四十英里装甲部队司令部所在地胡河(音)发动前,就在枪口下被制止了。 这些人士说,这个军官在枪口对准下被带走,送交军事法庭审判。 来自其它各种来源的关于这则消息的报道表示,这个军官是装甲部队的三名副司令之一。有的说,他之所以不满意,是因为当前司令蒋纬国被调任军事学校校长之职的时候,没有让他接替司令之职。三个副司令都没有被遴选担任司令之职,而是从外面调来一个人担任。 这些人士说,这个军官纠合了二三十名军队指挥官,企图说服他们同他一起行动,带领他们的士兵向首都进军。这些人士说,一名中校衔政治军官拔出手枪,顶着这个军官的后背并警告其他人说,如果他们采取行动支持这个叛乱的军官的话,他就开枪。他们说,这个中校第二天被提升为少将。 大这些人士说,其他二三十名指挥官也都被捕了。 【美联社台北一月三十一日电】中国国民党国防部发言人裴毓芬星期五承认,上周台北曾经发生了一起涉及一名军官触犯军纪的孤立事件,这名军官因发表一篇讲话而被捕了。 他说,这个事件被夸大了,这大概是由于南越和其它国家发生了政变的缘故。
第 2 版
1. 赖斯顿透露:约翰逊企图加强军事同时试以假谈判
【本刊讯】《纽约时报》二月一日和二日刊载了赖斯顿发自华盛顿的一篇文章,标题是:《重新研究越南战争》,《约翰逊决定加强战争和谈判》,摘要如下:约翰逊总统不像会让越南问题就这样下去。 他既没有耐心,也不悲观,他不像会继续每天拿百多万美元来使一个僵局永远存在下去。 因此,美国既不战斗也不谈判的时期大概会结束,我们大概会进入一个战斗和谈判都会加强的新阶段。 要没有一个较富有进攻性的军事战略,而想在外交方面有较大的成就的希望是不大的,但是两者兼用,也许是会有成效的。 北越共产党人是容易受到经济和军事压力的。 美国政府在那个半岛的目的是够明白的。虽然华盛顿一直模糊地谈着要“打赢这场战争”,好像它的目的就是要共产党人无条件投降,然而实际上它是正式赞成使整个这个国家——包括北越和南越——“中立化”。 戴高乐总统曾提出过整个这个半岛“中立化”的主张,为什么不让他试试看呢? 同时,自称这些日子来心情愉快的赫鲁晓夫对北越共产党人也有一些影响,可以再次要求他在越南试一下“和平共处”。 然而,所有这些都不可能起什么作用,只要南越的战争不顺利,而且不能向北越施加压力来达成协议的话。按照目前的情况而论,南越似乎认为美国援助他们的义务是毫无限制的。那里在三个月来已经发生两次叛乱。这可能是有感染性的。谁能预料,以后会不会是校官出来反对将军,再以后又是尉官出来反对校官呢。 所有这一切并未使得约翰逊觉得有趣。这使他的新政府在国外的声名狼借,在国内的政治上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 因此,对南越和北越来说,前面大概存在一种采取更为严重的作法的政策。所有的参与其事的方面,包括美国在内,大概将不再是既不有效地打仗又不有效地谈判,而是会进行更多的战斗和谈判。
2. 苏兹贝格承认:美想在南越取胜只是一个幻梦
【本刊讯】《纽约时报》二日刊登了苏兹贝格从巴黎发回的一篇文章,题为《戴高乐对亚洲的新政策》,摘要如下: 戴高乐已经承认了毛泽东,接着就要力图把东南亚中立化了。 戴高乐承认了毛泽东,这使美国感到难堪,但是他支持亚洲的中立主义一事使美国甚至更加难堪。法国已不再在那里参加战争,但是美国却还在那里参加。 戴高乐的亚洲政策现在使美国面临了尴尬的、进退维谷的处境:还是扩大战争以及因而牺牲道义地位呢,还是在沼泽中逐渐灭顶而死。戴高乐建议把非共产党的印度支那和东南亚中立化和撵走美国部队。戴高乐知道这意味着东南亚条约组织联盟的完蛋,但是他并不认为东南亚条约组织是实际存在的。 戴高乐不惜牺牲我们来推行他单方面的观点,这是令人无比遗憾的。但是,看来,美国的明确的解决办法 ——摧毁越南游击队和建立一个能够生存下去的政权 ——还是像吸了鸦片烟以后的幻梦一样。南越的政治稳定正在日益消失。 在今天的核保护伞之下,一个坚毅的人在丛林中有很大的可能敌得过效率很高的武器。我们不希望战争扩大,可又没有找到如何打赢有限战争的办法。除非我们能够解开这个没法解开的难题,否则,我们到未了可能将不得不勉强考虑戴高乐所提出的不愉快的代替办法。
3. 法官员说:戴高乐希望重开日内瓦会议
【本刊讯】法《世界报》三日以《亚洲人的亚洲吗?》为题发表社论说: 约翰逊总统星期六发表的关于越南的意见,充分表明了东南亚局势目前使美国所处的难堪境地。有些人在吴庭艳倒台后,幻想有可能在军事上战胜越共,但这种幻想现在已破灭了。 因此,美国不得不寻找解决办法,在热核均势的时代,这种解决办法只能是政治的解决办法。正是这一点使得他们一些时候以来以新的眼光考虑越南的中立化问题。 【合众国际社巴黎三日电】(记者:格里格)约翰逊总统和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东南亚中立化问题上毕竟并不是相距很远。 法国官员说,戴高乐所考虑的是,所有前法属印度支那国家——南、北越,柬埔寨老挝——应该中立,应使之完全置身于东西方的权力斗争之外。 他们说,戴高乐认为,美国目前在南越除了通过谈判解决外,别无其他办法来结束冲突。 在这一点上,戴高乐的主张是稍稍有点含糊的,但是据法国官员们说,他认为,最有希望的前景是,使北越、南越同法国、赤色中国以及其他直接有关的国家一起坐到会议桌旁。 他们说,他认为重新召开结束印度支那战争的一九五四年日内瓦远东和平会议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据说,戴高乐认为,要是美国同意从南越撤军,赤色中国同意不给北越军事援助,就有可能建立一个将是中立的和不参加世界权力斗争的越南联邦。
4. 海托华说美将要求法澄清戴高乐建议
【美联社华盛顿三日电】预料美国官员们将要求法国澄清戴高乐总统关于东南亚中立条约的建议的含义和他打算就此采取的行动。 据说,如果戴高乐谈的是也许要到若干年以后才能实现的模糊的最后目标,他们认为没有多大困难。但是如果他现在打算发动一个使南越中立化的运动,他们认为今后会有严重的麻烦。
5. 英《观察家报》说:肯雅塔同奥廷加之间发生分歧
【本刊讯】英《观察家报》二日自内罗毕报道: 肯雅塔总理同他的强有力的内政部长奥廷加的公开冲突是在一个尴尬的时候发生的。来自非洲各地的代表应坦噶尼喀总统尼雷尔的紧急邀请,将聚集在达累斯萨拉姆,以便就东非最近的事态发展举行善后会议。 这次冲突是肯尼亚政府发生的第一次分裂,这是奥廷加企图把最近发生骚乱的责任转嫁于英国身上的结果。肯雅塔匆忙极力否认这代表他本人或肯尼亚政府的意见。 肯雅塔已经命令就在肯尼亚的一切外国影响,包括中国影响在内的程度作一次详细的报告。奥廷加对他同情共产党中国一事毫不介意,人们怀疑肯雅塔这个要求是针对他而提出的。 虽然肯尼亚是承认桑给巴尔左翼新政权的第一个国家,但是,据悉,肯雅塔对这个苏丹政府这样容易被推翻一事感到震惊,而且由于这个革命政权中的一些领导人同共产党人的密切联系而使他更为震动。 通过最近成立了吉津尤部族控制的安全委员会而作出了努力来加强肯雅塔本人的地位。它的主要目的是根除高级领导人之中的一切颠复分子。 奥廷加现在被处于守势,不过,他的势力是在他的家乡肯尼亚西部尼安萨的封地(那里有大约一百万人口),在民事部门中少数罗族门徒以及在激进的都市青年中各个阶层受到的广泛拥护。另一个潜在的力量源泉是他同保罗·恩盖的友谊的恢复,恩盖是康巴部族的政治领袖,现在控制着军队和警察。 谣传要进行一次内阁改组以便驱逐奥廷加,也许说明他在本周为什么企图争取议员支持使恩盖担任国防部长而自己担任副总理的计划。这项计划失败了,让肯雅塔完全控制了外交、国防和警察三个主要部门。从而他大大加强以对付反对他的任何行动。
6. 英报报道:巴布要求英国就承认问题迅予决定
【本刊讯】《泰晤士报》特派记者一日自桑给巴尔报道: 桑给巴尔新政府越来越急于了解英国对承认桑给巴尔的打算。在本报记者到达这里之后不久,外交部长巴布就给了他这种强烈的印象。他说,“我们认为英国应该第一个承认我们”,“英国有一位代表在这里,可以对所发生的事作出结论,英国非常了解前政府不可能持久,因为英国知道,人民群众的运动已经取得成功。“现政府要在这里呆下去,实际上,不承认也并不影响我们,但是,如果英国迟迟不承认我们,以后再要求人们相信英国是有帮助的,相信我们将留在英联邦内,那就可能有困难。 “我们这里许多人的态度是如果英国不承认我们,高级专员署应该撤走,直到它承认时为止,那时才能重新设立高级专署。这对我们是一种真正的压力。我们已经为英国人提供了特殊便利。而没有给予美国人这种便利。例如使用密码的便利。”
7. 肯尼亚政府管制食品价格
【美联社内罗毕一日电】肯尼亚政府星期六对大批食品的价格实行了管制。这些食品包括面粉、肉类、大豆、大米和奶类。 物价已按今天的正常价格固定下来。违反这一规定的人可能判处五年徒刑和一千英镑(两千八百美元)的罚金。 鉴于劳工已感到不安,失业军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样做是为了使生活费用稳定下来。
8. 《泰晤士报》透露:罗·肯尼迪东南亚之行是为挤出英国由美替代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一日华盛顿消息: 美国政府由于对越南发生的事件感到焦急,却想在多事的东南亚的其他地方看到一些光明。官员们说,如果实现某种条件,马来西亚争执能够在不使婆罗洲作领土改变的情况下得到解决。 马菲印尼——拟议中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联邦——被认为是永远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首先如果要取得协议,就要取决于,一,消除印度尼西亚对新加坡采取的歧视性贸易作法的不满;二,明确地显示马来西亚的独立。 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同苏加诺总统会谈了好几个小时,因此官员们相信印度尼西亚的态度现在已清楚得知。主要关键在于对英国的不信任,政府似乎深信,马来西亚必须表现为的确摆脱了英国。如果这一点做得到,这里的官员们深信印度尼西亚人会撤回领土要求。这将似乎暗示,首要的条件是英国自马来西亚,包括新加坡以及婆罗洲各领土撤军。官员们表示,据他们了解,“这对英国是可以接受的”。 这看来将使马来西亚将来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而且今天没有迹象表明在英国撤军后能够怎样保证它的安全。但是官员们追述说,美国在这个地区承担了条约义务。 总的来说,官员们仍然深信,苏加诺总统现在准备接受按照上述的方针提出的一项解决办法。
9. 桑给巴尔拒绝一法国外交官入境
【法新社内罗毕一月二十九日电】桑给巴尔革命政府拒绝让一位法国外交人员踏上桑给巴尔的领土,他是去调查在这个岛上的法国侨民的情况的。
10. 肯尼亚限制各国使馆人员不得超过十人
【路透社内罗毕三日电】政府的一位正式发言人今天证实,肯尼亚政府打算把除英联邦国家以外任何国家驻这里的使馆的外国人员限制在十个人以内。 但是他无法证实这个消息:上星期肯尼亚不准六个中国人入境。消息表明,政府感到这里的中国人太多了。 发言人说,肯尼亚在限制外国大使馆人员方面是仿效乌干达和坦噶尼喀,而且这种作法是符合国际规定的。
11. 富马承认其“指控”没有证据
【美联社万象三日电】富马星期一宣布,他曾向北越大使黎文献询及关于寮国军队中有所谓越盟军队的事。富马说,他要大使要求他的政府迫使寮国接受由国际监督委员会来调查这一指控的建议。 黎文献大使星期天发表了一项公报,说他在星期六会见了富马,来讨论“出现”越盟的指责。他说,富马本人承认他没有证据,并且还说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只会“为美国更大力地干涉老挝事务”提供“一个借口”。富马在他发表的公报中承认他没有获得具体的证据。
12. 据报道:坦肯乌三国谈判联防问题
【路透社内罗毕三日电】可靠消息说,肯尼亚国务部长穆隆比今天已离内罗毕前往坎帕拉,但是官方没有证实。 同一消息说,昨天飞抵这里的坦噶尼喀外交部长坎博纳今天也前往坎帕拉。 据了解,这两位部长将同乌干达总理磋商建立联邦国防军和拟议中的东非联邦的其它几个方面的问题。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三日电】据《坦噶尼喀旗帜报》消息,外交和国防部长坎博纳昨天前往内罗毕。 消息说,坎博纳说:「我不是亲共的,当然同共产党没有联 系。」他还说:「我不是反英的。我赞赏我们同英国和英联邦的联系,并一向支持它们。」
第 3 版
1. 德党举行中央全会讨论经济问题
【南通社柏林三日电】为解决德国经济问题而举行的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全会今天在东柏林开幕。除了中央委员会委员以外,参加会议的还有党的其他官员、政府和经济方面的领导人、科学家、专家以及大批来自重要企业中的优秀工人。 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乌布利希将在会上作主旨报告,他将谈到今年的经济政策,特别要提到化学工业。议程中还包括由部长会议作两项关于在计划和管理经济中新的经济制度执行情况的报告。 德国统一社会党的第五次全会还要讨论二九六四年党的选举准备工作和政治局的报告。 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的这次会议早在一个月以前就宣布了,并且有大批经济专家参加了它的准备工作。 全会将制订经济化学化的纲领,并且对在计划和管理经济方面新经济制度的开端进行估价。
2. 乌布利希表示支持赫鲁晓夫建议
【本刊讯】德《新德意志报》三日刊载乌布利希答复赫鲁晓夫新年致各国政府首脑信的全文,摘要如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和政府欢迎这一新的和平倡议,并且完全同意这一和平倡议的内容。 苏联的建议抓住了国际生活中直接关系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命运和巩固和平的迫切而极其现实的问题。签订一项在解决领土争端和边界问题时不使用武力的可以达成的国际协定,这将大大改善世界局势,并将为确保和平开辟新的远景。您的倡议的伟大意义就在这里。 尊敬的赫鲁晓夫同志,您在来信中指出存在着社会制度不同的两个德国,并且维护德国人民在没有外来压力、没有外国军事干涉和没有占领的情况下重新统一德国的权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和政府欢迎苏联政府这种坚定不渝地维护德国人民自决权的行动。今天只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行使着这个自决权。 解决德国问题,也就是重新统一问题,只能由德国人民自己决定。在今天的条件下,除了通过两个德国就裁军和邦联问题进行平等的谈判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另外的可能来实现这一点了。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一个已经为德国的和平发展和不使用武力创造了一切保证的德意志国家。它是一个反对在德国土地上执行复仇和暴力政策的坚强的、不可摧毁的堡垒。它在承认希特勒战争不可避免的后果的情况下,已经在奥得—尼斯河旁标出了现在的、由盟国协议所确定的边界。由于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同苏联、波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兄弟般的友谊,它是第一个不再存在东部边界问题的德意志国家。它也不会对别的国家提出任何领土要求。本着民族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和政府完全支持苏联政府向世界提出的新的和平建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将倾其全部力量。促成国与国间不使用武力解决领土争端和边界问题的协议或条约的实现。
3. 乌布利希强调两个德国直接进行谈判
【本刊讯】德《新德意志报》一月三十一日刊载乌布利希同西德社会民主党和西德工会联合会的四十三名工作人员的谈话记录,现将第一、第三两部分摘要如下: 这一次坦率的交谈的中心问题是民族问题。我们认为,民族问题就在于确保和平。不确保和平,德国问题的解决和德国的统一是不可能的。没有裁军,就不能有重新统一。确保和平即民族问题,只有通过缓和以及逐步裁军的措施才有可能。 第一阶段是防止多边原子武装。因此,我在致联邦总理艾哈德的信中,已经建议缔结两个德国全面放弃原子武器条约。 我们要明白,两个大国——对这两个大国无论如何尊重,苏联和美国之间的谈判无论具有何等意义 ——都不能解决德国问题。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关于裁军的谈判,但不能实现两个德国之间的谅解。这必须由两个德国自己来做。假如轮流在柏林和波恩进行谈判,那是再好不过了。那时候我们就将逐步前进了。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和西柏林市政府代表之间达成的柏林协议,表明有可能通过谈判的道路在某些问题上达成谅解。柏林协议是走出冷战壕沟的那样一个步骤。我们认为,特别有必要彻底停止工人组织之间的冷战。 目前勃兰特先生处于来自波恩的极端分子的火力之下。克罗内、巴泽尔等人攻击勃兰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他没有得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理事会主要领导人的支持。是时候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必须支持柏林协议的路线,必须支持现任市长勃兰特走出冷战壕沟的愿望,并把矛头对准企图阻止任何谅解的极端主义分子。 我们反对在华盛顿、日内瓦或伦敦而就是不在德国处理德国问题。 我们反对波恩政府和阿登纳把德国统一问题的谈判任务交给了西方国家。 我们支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提出的不诉诸武力以及建立无原子武器区的建议。 我们认为,通过谈判,通过在确保和平的某些问题上的谅解,以及通过在德国建立正常的关系,将创造一种导致两个德国合作和建立联合委员会的气氛,这种气氛将为今后的统一廓清道路。其他的立场是没有的。 鉴于这种情况,两个德国的工人政党和工会必须明白:谁要是真正主张建立一个和平的德国,真正主张统一,他就必须首先主张两个工人政党之间以及两个工会之间的谅解。谁也不应设想,事先没有工人政党即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德国统一社会党之间的谅解、没有西德德意志工会联合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自由德国工会联合会之间的谅解,就可能在什么时候出现统一。因此,我们必须互相会谈、谈判。 艾哈德政府的现行政策不是确定永远不变的政策,这一政策按照西德各种力量的活动而变化。 有那么一些人说,因为苏联今年歉收,一些人民民主国家在农业方面也有困难。的确是歉收,某些时候还有其他的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影响世界力量对比的困难。要达成谅解和关系正常化,只有谈判这一条道路。
4. 民主德国派代表团到日内瓦
【法新社日内瓦一日电】东德代表团出人意外地来到这里,代表团团长、东德外交部副部长斯蒂比说,他的代表团可能在日内瓦逗留“一两星期”。 他还说,“我们要同会议代表讨论德国对裁军和缓和局势的贡献问题”。 【法新社日内瓦一日电】苏联代表团团长查拉普金今天晚上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应当按照东德的榜样也派代表团到日内瓦来。 他说,“我们认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的到达,证明它关心裁军和国际局势缓和”。 【法新社日内瓦一日电】美国出席裁军会议的代表福斯特今天说,今天下午到达这里的东德代表团“在这里没有他们的事”。 他说,“我们不承认他们在这里有事情要他们参加。”
5. 德部长会议副主席洛伊施纳访问柬、缅
【路透社仰光三日电】东德副总理布鲁诺·洛伊施纳应缅甸革命政府的邀请,今天从金边乘飞机到达这里进行为时四天的正式访问。 他在机场受到代理外交部长苏密上校和共产党国家各国外交使团团长的欢迎。 洛伊施纳是由东德副外交部长沃尔夫冈·基泽韦特和对外贸易兼东西德贸易部副部长弗里茨·柯赫陪同前来的。 洛伊施纳明天将同奈温举行会谈,并将同缅甸政府其他成员讨论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问题。 【新华社金边三日电】以副总理布鲁诺·洛伊施纳为首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在柬埔寨进行七天的正式访问后,于今天下午乘飞机离开这里。 龙诺代表柬埔寨同洛伊施纳代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昨天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两国之间还签订了一项文化协定。西哈努克今天上午接见了德国代表团。
6. 法报说苏美销毁轰炸机的建议不是真正裁军/认为苏美想利用其军事优越性称霸于全世界
【本刊讯】法国《民族报》一月二十九日发表题为《假裁军》的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和苏联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所遵循的目标是,冻结现有军备和不扩散核军备。 美国人认为,他们将同意销毁的轰炸机是已经过时了的轰炸机,从现在起到一九六七年,他们可以把这些轰炸机从军火库中完全拿出来销毁。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人所建议的和美国所同意的销毁,只是符合两个超级大国重新整顿核力量的利益。 从主张销毁的首倡者的供认来看,由于这种销毁丝毫不能削弱他们的军事潜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禁要问,这种销毁怎么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裁军行动。 据莫斯科和华盛顿在日内瓦的代表说,销毁美国和苏联的原子轰炸机,可能避免这些物资有一天落入其它国家手中。 因此,正如莫斯科部分禁试条约那样,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这一项目的并不是在于进行裁军行动的建议,而是一项旨在巩固世界现状的措施。 这项措施将更加加深超级大国同其它国家之间的鸿沟。莫斯科和华盛顿事实上可能给予力量较小的国家这么一种感觉:即:两个超级大国不是在设法实现一种真正的裁军,而是希望利用它们的军事优越性来把它们的霸权强加给全世界。
7. 美剧作家艾尔比说:苏一些作家对西方作品感兴趣
【本刊讯】《纽约时报》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五日自莫斯科报道: 结束了在苏联三十天访问的爱德华艾尔比发现,苏联的青年作家是对什么都不怕的。 这位剧作家曾经同叶夫图申科以及其它许多由于不够顺从而受到批评的作家进行过多次谈话。他说,他们的总的感觉是: “我们会一切顺利的。” 艾尔比说,他们风趣地嘲弄了保守派和苏联作家中反对他们的人,但是当谈话有触及他们的困难的危险时,他们就仅仅是笑笑,或者是找一句俏皮话支吾过去。 艾尔比发现他们对当代西方作品是感兴趣的。 艾尔比是美国国务院根据美苏文化交流协定派去苏联访问的。 叶夫图申科曾邀请艾尔比到他家里去,读了他打算发表的一首诗中的几段给艾尔比听。艾尔比说,这首诗谈的是关于叶夫图申科“希望青年人相信他的”情况。
8. 美联社报道:苏将出售和出租客机以换取外汇
【美联社莫斯科一日电】苏联星期六宣布,现在它愿意向任何外国公司出租客机。 这一行动显然是加强获取外汇的运动的一部分,这些外汇是为偿付小麦和其他东西的进口所迫切需要的。 塔斯社宣布了这一消息。消息说,政府还要大力出售客机。 塔斯社说,政府向雇主提供“特别优惠的分期付款的办法和较低息的银行信贷。”塔斯社没有谈出租建议的细节。
9. 扎格瓦拉尔率蒙党代表团去莫斯科
【本刊讯】蒙古《真理报》一月三十一日报道:以蒙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党中央书记扎格瓦拉尔为首的蒙古人民革命党代表团昨天乘飞机离开乌兰巴托前往苏联。代表团是为了解苏共组织工作经验前往苏联的。 代表团成员有: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党中央书记拉姆苏伦,党中央委员、部长会议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扎米扬和党中央党务部部长奇米德,农牧业部部长达什,宣传部部长奥奇尔巴特,人事部部长拉姆扎布以及《真理报》总编那姆斯莱。 代表团成员中还有党中央其他负责工作人员。
10. 赫鲁晓夫从基辅返回莫斯科
【法新社莫斯科三日电】莫斯科电台今天宣布,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已经回到莫斯科。然而电台没有说他是在那天到达的。 自从一月二十二日以来,苏联总理赫鲁晓夫一直呆在基辅。
11. 苏驱逐路透社驻莫斯科首席记者约翰逊出境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三日电】苏联政府今天下令要英国路透社莫斯科分社社长彼得·约翰逊离开这个国家。 苏联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列·扎米亚金今天召见了这位三十八岁的英国记者,并通知他,他将被逐,因为他违犯了“关于消息的真实性的最基本的要求,从苏联发出了粗暴地诽谤苏联人民的生活和苏联国内外政策的报道。” 约翰逊从一九六二年四月就在这里。他在同国内伦敦总社进行磋商之前拒绝发表意见。苏联官方的公报没有详细谈所谓违犯的事例。 约翰逊是多年来被驱逐出莫斯科的第一名英国记者。
第 4 版
1. 意大利去年拍摄影片二百零四部
【美联社罗马一月五日电】星期日发表的工业数字表明,意大利的电影制片人在一九六三年底生产了二百零四部影片。 一九六三年的总产量比长篇故事片创纪录的前一年(一九六二年)有急剧的下降。 在过去一年中,有一些小公司破产了。电影制片人取得信贷更难了。电影业的范围大大缩小,一些演员离开了罗马到别处去找工作。 可是有些老板却欢迎这种萧条,他们说,这将为电影业进行一次健康的筛洗,淘汰掉他们所谓的有害过剩生产。过去两年中生产出来的影片中,有许多是非常糟糕的,连分配商都拒绝处理这些片子。 早先的生产发展的一个后果是,造成成本上涨以致影响整个电影业。 因此小公司就垮了。象隆巴多和德劳伦蒂斯这样的大制片人则勒紧了裤带,但是他们的实力还很雄厚,足以渡过难关。 隆巴多已决定放弃拍摄耗资巨万的大型片,而集中拍摄成本低廉的片子。 【本刊讯】香港《新报》一月十日在一篇评述去年世界影坛的文章中说: 一九六三年世界影坛上,最有成就的是意大利,说去年是意大利战后电影最光辉的一年,并非过甚其辞。 试看去年各著名的国际影展,包括共产国家主办的在内,几乎所有的首奖都被意大利影界囊括,这种压倒全世界的优势,可能还没有别的国家有过。如法国的戛纳影展:维斯康堤导演的《气盖山河》得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玛丽娜芙黛也是意大利的。以后柏林影展,意大利又以约路西波里特罗导演的《恶魔》,与日片《武士道残酷故事》同得首奖。接下去是莫斯科国际影展,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得最佳影片的冠军奖。再就是威尼斯国际影展,意大利又以佛朗斯柯洛西导演的《魔掌下的城市》,得最佳影片金狮奖。另一部意大利影片得特别奖。 意大利这种成就,主要是由于导演人才济济,老一辈的名导演仍旧活跃,优秀的新人又不断的产生,造成意大利一流导演阵容的日益加强。他们拍摄的艺术作品增加后,自然声势浩大。 美国许多大明星都希望到意大利去。在意大利的导演之下拍片,加上法国英国的明星,以及意大利本国的国际红星的回国拍片,予人世界明星集结意大利的印象。这是去年意大利影界的又一特色。
2. 中法建交是给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大打击
【本刊讯】华盛顿《明星晚报》一月二十八日刊登了一篇评论,题目是:《人们认为是美国的挫败》,摘要如下: 美国作为世界道义领袖的地位遭到了一次严重的挫败。当戴高乐总统同共产党中国——远远东进行侵略的象征——结成心腹之交的时候,数百万美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冒着生命危险保卫法国人民的独立和自由的理想主义的目的突然被他撇到一边了。 约翰逊总统和国务院对法国承认北京随便提出的例行抗议对许多国家来说可能变成一个前进的信号,这些国家到目前为止在投票使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方面一直是犹豫不决的。 不管从那一方面来看戴高乐将军的这个行动,它都是对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大打击。 也许,法国目前承认北京政府的最深远影响是共产党世界将认为这是美国的一次挫败,而美国政府对法国这一行动作出的无力的反应将更加强了这种印象。 总之,这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令人痛心的时刻。
3. 法一小撮记者和议员散发诬蔑我和“抗议”法承认我的传单
【新华社巴黎一月二十九日电】据法国一则消息报道,十三个记者、议员和前议员,昨天散发了一项公报,“抗议”法国承认中国。 这项公报说:“在北京设立一个法国大使馆不会给法国带来任何实际的东西,相反,它将破坏在抵抗北京帝国主义的整个东南亚的土气。它将是在体现真正中国的独立的福摩萨堡垒的背上戳了一刀。”
4. 霍姆强调英国要保持独立核力量
【法新社兰开夏贝里三日电】英国首相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今天强烈谴责英国进行任何单方面裁军的一切方案。 亚历克爵士在这里发表一系列演说的第二篇演说时并不隐瞒,他是拒绝工党提出的规定——在理论上——英国放弃其核独立的防务计划。亚历克爵士说,工党认为在英国放弃其「威慑力量」武器以后,英国仍然能够在西方国家中拥有决定性的发言权的论点是「幼稚的」。他说,「我做外交大臣已经三年了,我是知道这一点的。说这是可能的,就是欺骗和诱陷。」 亚历克爵士说,英国放弃其核武器就会失去其在大国中的地位,他又说,若英国没有打击力量,它就不会受邀请参加了讨论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莫斯科会议了。 亚历克爵士说,「我要清楚地说明,我不会从这条椅子上离开,我不想看到它是空的。法国在有了核武器以后就会坐上去了。」 亚历克爵士说,「在中国有了核弹以后,它也会坐到那里去。但是,如果我坐着那条椅子,它们就不会把英国排挤掉。」
5. 瑞典报纸说:戴高乐的讲话处处使美难堪
【本刊讯】瑞典报纸《斯德哥尔摩新闻》三日发表社论评述戴高乐的记者招待会说: “戴高乐广泛地证实了他在国内外各个战线上的强硬路线。他当然避而不谈他的当前外交计划的任何细节,他对国内党派政治问题也同样矢口不谈。对于他要人们公认他是世界强国领袖这一要求,他毫无放松之意 “就亚洲而论,戴高乐显然是大模大样地重新进入了亚洲舞台。他同中国接触并非仅仅由于中国撇开了它的保护人苏联而现在已成为一个拥有主权和自力更生的国家,而且由于在恢复亚洲大陆一大片地区的秩序方面谋求中国的积极合作。他的谈话几乎处处可以被解释为明确地使华盛顿难堪。美国人被告知,他们迟早必须从南越召回全部美军。”
6. 美副国务卿哈里曼鼓吹充分利用南斯拉夫作美的别动队
【美联社华盛顿三十日电】美国副国务卿哈里曼星期四说南斯拉夫是一个“打破了共产党集团铁板一块的墙”的国家,并保证说,美国希望同那个国家“建立最密切的关系”。 哈里曼是在国务院埃尔布里克宣誓就任美国驻南斯拉夫大使的典礼上这样说的。哈里曼说,“看来在(共产党的)墙上将继续出现裂缝。”他说,如果南斯拉夫“希望与西方更紧密地合作,我们将给他们一切机会同我们合作”。 埃尔布里克在简短的答词中说,他希望同南斯拉夫的关系“继续改善”。 埃尔布里克是一个职业外交官,他将接替最近辞职的凯南。
7. 腊斯克同塞浦路斯大使会谈
【美联社华盛顿三日电】国务卿腊斯克星期一同塞浦路斯大使举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会谈,寻求和平解决这个岛屿的激烈的少数民族争端的办法。 罗西迪斯大使后来向记者说,他们讨论了整个塞浦路斯问题。他说,他没有带来他的政府对关于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维持和平的军队前往这个地中海岛屿的建议的答复。 国务院官员证实了来自尼科西亚的一则消息,这则消息说约翰逊总统今天给马卡里奥斯总统一封亲笔信。 没有透露信件的细节。 罗西迪斯向记者说,塞浦路斯问题“只有当希腊族和土耳其族的塞浦路斯人单独在一起而不受到外部煽动时本着相互谅解的精神才能求得适当的解决”。
8. 美国务院发言人又叫嚷反对英古汽车贸易
【美新处华盛顿三日电】美国重申反对英国和古巴扩大公共汽车交易。 国务院新闻发布官菲利普斯星期一说:“我们知道,几星期以前宣布的合同允许再买一些东西,为了清楚地表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我们一直在同英国进行接触。” 星期一雷兰德汽车公司宣布,哈瓦那执行原先购买汽车的合同中允许再买一些汽车的规定,同意再买一千辆汽车。菲利普斯先生说,美国一直在就“我们希望限制同古巴的贸易问题”同伦敦进行接触。
9. 英宣布承认南越阮庆伪政权
【法新社伦敦三日电】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宣布,英国已承认南越的新政权。 发言人说,按照英国政府的观点,西贡的新军事政权已被看作为南越的政府,虽然严格说来,还没有正式宣布组成一个政府。
10. 几批非洲学生离苏到西柏林
【德新社柏林一月二十七日电】据这里今天透露,另一批六名非洲学生昨晚从莫斯科到达西柏林。其他几批非洲学生在上星期六晚和一月十七及十八日到达了西柏林。他们之所以离开苏联首都是因为「不愉快的气氛」,这种气氛是在非洲学生因所传俄国人谋杀一名加纳学生而举行抗议游行之后发生的。
11. 西德一商人代表团推迟访华
【南通社波恩一月二十八日电】由于波恩外交部的干涉,一个已经计划好要到中国去的西德商人代表团已不定期地推延了这次访问。看来,波恩政府认为在巴黎和北京建立外交关系后的目前这个时刻,联邦共和国对中国方面的访问行动是极其不合适的。
12. 西德工业生产增长比例下降
【路透社科隆三日电】德国工业研究所今天报道,西德工业生产力在一九六三年期间增长不到百分之四,一九六二年是百分之五点三,而一九六一年是百分之五点六。
13. 古巴将向英购买一千辆汽车
【路透社伦敦三日电】雷兰德汽车公司今天在这里宣布,古巴签定了一项在今后四年期间从英国雷兰德汽车公司又购买一千辆汽车的买卖。雷兰德汽车公司也派一名专家来教古巴人维护汽车的工作。
14. 英国电影业陷在危机中
【本刊讯】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五日香港《新晚报》报道:美国《综艺》周刊,在今年十月二十二日一期中刊登的伦敦消息说: “英国电影业正陷在一九五○年的黑色日子以来最深重危机的剧痛中。在一九五○年的黑色的日子里,各制片场熄灭了灯光,技术人员被解雇。近几个月来一直使人大为关注的严重情况,已在十天前强烈地集中表现出来:有消息说,设在比康斯菲尔德的制片厂,已向它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发出解雇通知书。现在,关于其他大小制片场亦将发解雇通知书的消息满天飞。除非现已出现的解雇浪潮能够及时遏止,不然的话,用不着等到今年年底,英国制片场技术人员的就业情况,无疑将会下降到空前低的水平。” 十一月九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的图表显示,英国电影院的数目,在一九五四年曾高达四千五百零九家,但是在去年底已减少到只还有二千五百六十六家。据英国贸易部发表的数字,去年英国有三百家电影院关了门,而在一九六一年已有三百三十家以及在一九六○年已有四百家倒闭。 至于英国国内的电影观众人数,亦已从一九五四年十二亿五千万人次的高峰直线跌下来,去年全年只有四亿一千五百万人次,比一九六一年减少了百分之十二。 英国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去年的总收入为五千八百九十万英镑,比一九六一年减少了百分之五。今年以来,票房收入下降的情形继续发展。 在危机的冲打下,英国大小电影公司都受到打击,但是小公司所受的打击远比大公司严重。 英国一般独立制片公司受到大制片公司的严重排挤,是当前英国电影业危机中的另一突出现象。 兰克公司和联英电影公司,是今天英国最大的两个电影业垄断集团。而且,由于兰克公司与美国的环球、联美和哥伦比亚公司有联系,以及联英电影公司与美国的派拉蒙和华纳公司也有紧密关系,就使得这两家公司在英国电影市场中占优势。 英国一位独立制片家最近对美国《综艺》杂志说,独立制片公司有些影片虽然拍好了已经有九个月至十二个月之久,甚至更久时间,还排不到上映日期。这些公司的资金是借来的,出品被冷藏的时间越长,遭受的损失也就越大。
15. 美去年拍摄了一百九十一部影片
【美联社好莱坞一月五日电】电影业发言人星期日说,拍摄电影的速度去年比一九六二年战后最低的一年加快了。 为美国市场拍摄的故事片数目就是政府批准拍摄的部数。 摄片未经政府批准是几乎不能放映的。 在一九六二年,获准拍摄的故事片是一百七十四部 ——其中八十七部在这里拍摄,其余的在国外拍摄。 在一九六三年,获准的是一百九十一部,其中一百零一部是在这里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