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03-29

第 1 版

1. 柯伊拉腊在印度说:中国对邻国抱着和解态度

【印度报业托辣斯加尔各答27日电】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先生今天在这里说,当他在访问过中国回来的时候,他有着这样的感觉,即印中两国总理即将举行的会晤将会产生某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为友好解决中—印边界纠纷铺平道路。    柯伊拉腊先生在对中国作了为期十二天的访问以后于昨天回到这里。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他同中国的领导人们会谈期间,任何时候都没有提起中—印边界纠纷。    这位尼泊尔首相说,他的国家用不着为它的边界而感到不安,“由于中—尼协定的签订,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忧虑的原因就更少了”。    他表示希望,中—尼边界协定的签订将为尼赫鲁先生和周恩来先生即将举行的会谈提供“非常好的背景”。    【美联社加尔各答27日电】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星期日对记者说,他发现共产党中国抱着和解的态度。    他又说,共产党中国领袖“向我坦白说,他们是如此忙于国内问题以致无暇理会他们国境以外的事情”。    柯伊拉腊说,协定的最重要之点是,尼泊尔和共产党中国一致同意承认它们的传统边界。将来发生任何纠纷都将由联合委员会来解决。    【合众国际社加尔各答27日电】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对他访问赤色中国的结果以及他此行的成功极为满意。    柯伊拉腊和他的内政部长乌帕德亚亚说,目前尼泊尔任何地方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颠复活动。    【新华社新德里27日电】有记者问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他在访问期间是否达到了他所要达到的一切目的?他回答说,“我并不指望从这次访问里得到任何了不起的东西。在尼泊尔和中国之间并没有边界纠纷。我并没有要从中国那里取得任何保证,因为这在尼泊尔方面是不必要的。他们从来没有干预我们的领土,因此没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    提到中—尼援助协定时,柯伊拉腊说:“这项援助是最情愿提供和最愿意接受的,这笔钱将用于建设的目的。”    他谈到,急需援助的尼泊尔还接受了印度、苏联和美国的援助。    柯伊拉腊表示,中国总理将在访问印度之后到尼泊尔去逗留三天。

2. 印度南方各报欢迎中尼协定

【新华社新德里27日电】印度南方各报在评论中—尼边界协定和经济援助协定时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中国总理为他即将同尼赫鲁举行的会晤创造了最有利的气氛。“人民力量”周刊昨天在社论中说:“中—尼最近签订的协定对于那些希望使中国在它亚洲邻国中陷于孤立的帝国主义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这也是表现中国决心以最和平和最友好的方法来解决它同其他亚洲国家之间的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的最明显的事例。这也是潘查希拉功效的最好的证明,受到国内那些得到冷战阵营鼓励的反动政客们曾经常攻击潘查希拉。    柯伊拉腊对中国的成功的访问以及他同中国政府所签订的协定对亚非国家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尼泊尔是中国的最近邻。它要比华盛顿的社论作者们更有资格谈论中国。柯伊拉腊已清楚地表明,中国需要世界和平。柯伊拉腊和奈温将军都不是共产党的同情者,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以明智著称的。他们能够同中国政府达成协议,这点应该被每一个亚洲国家牢牢记住,不管它的内部政治结构如何。    泰鲁固语报纸“大安德拉报”欢迎中—尼协定,并说:“假如还有任何人仍然认为,中国人是不讲道理的,那么以柯伊拉腊和奈温将军的谈话为证,我们可以对他说,他说的完全是谎话。中—尼边界协定是对国内和国外的反华分子的宣传机器的致命打击。”    泰米尔文日报“祖国之友报”星期五说,周总理“看上去非常热切希望谋求中国和它南部邻国之间错综复杂的问题得到友好的解决。中国的政治家们对缅甸、印度尼西亚和尼泊尔所有这些国家表现了极端的友好和谅解与同情。

3. 共同社认为中尼协定将对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产生很大影响

【共同社东京26日电】特派记者清水新德里25日电:中尼之间的协定对解决中印争端的方式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印度政府目前不发表正式论论,但是观察家们特别注意到了协定中的下列几点:一、为了确保边界的和平,将距边界线20公里以内的地区划为非武装地区。二、写明了划定边界的基本原则。倘若这个原则也适用于中印边界,中国就会二话没有地承认东北边境的麦克马洪线。但是,印度因此将失去现在被中国占领着的西北边境的拉达克地区。尽管多少会进行调整,似乎结局大概将是维持现状。    采取“中印争端是由于中国单方面的侵入而引起的”立场的印度,对于这种异常的解决方式,恐怕是不会接受的。但是,这次划定边界和不久前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配合起来,周总理赢得了相当多的分数,这是一个不能加以否认的事实。一贯获胜的中国的做法好像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新华社新德里26日电】印度新闻社昨天报道,首都“有相当广泛的负责任的舆论”认为,中国同尼泊尔和缅甸签订的边界协定实际上提供了周恩来到这里来举行一周会谈的时候可能随身带来的一些建议的“蓝图”。    这家通讯社说,人们注意的中心是集中在中尼协定第三条内的三项附款,其中的第一款,“这里的人们认为,可能适用于完全无争议的边界地段”;第二款对麦克马洪线地段来说可能是切合的。关于第三款,这家通讯社说:“这样的建议是否能适用于拉达克地段的问题正在这里热烈地辩论中。因为这将等于是承认实际的行政管辖情况的原则,虽然这一原则本身是可以为了“互让”而有所修改的。具体地说来,这里面的意思就是说,阿克赛钦公路一带的地区也许不得不让给中国,而在像空喀山口等其他地区,联合小组可以实际地确定行政管辖的现实情况。中缅边界协定承认分水岭原则一事也从这个角度出发受到了人们的注意”。

4. 美国务院官员公开为美间谍呼号扬言要把华理柱案提到联合国去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25日电】国务院官员今天答应要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来使在共产党中国的华理柱主教获得释放。但是,他们并不令人抱有能够找到任何具体步骤的希望。    下次华沙会议的举行日期是5月17日。这里的官员们说,因此,他们还可以通过其他四个途径,但是成功的希望都不怎么大。这四个途径是:继续使世界舆论注意这一事件;寻求通过英国或其他同共产党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进行谈判;把这个问题提交联合国;直接向苏联总理赫鲁晓夫提出这个问题。    官员们说,对共产党中国没有切实可行的报复办法可以采取,因为美国同那个国家没有外交关系,而且也没有贸易关系。

5. “印度斯坦旗报”诬蔑和诽谤我国妄图冲淡中尼协定在印度的影响

【新华社新德里27日电】“印度斯坦旗报”今天在社论中缩小中尼协定的意义,并且歪曲说:“中国政府一直急于要以对缅甸——现在是对尼泊尔——特别友好的做法来抵销它对印度所做的坏事,就像一个做黑市买卖的人把他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一部分东西施舍给别人一样。”    社论说,在缅甸和尼泊尔这两个问题上,中国都是可以表现得很慷慨的,因为这些纠纷是无足轻重的。    社论说,同印度的问题是“非常非常不同的”,“很少——如果有的话——有尼泊尔首相认为可以予以同意的原则也可能为印度所接受。”社论认为,“中心的问题是必须无条件地停止侵略,同这个事实相比,其他的问题都只是次要的。”

6. 共同社对我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改善大为不安

【共同社东京26日电】特派记者松原香港25日电:中国和尼泊尔25日宣布两国将按照过去的习惯边界线通过协商划定两国边界,中国将再次提供一亿卢比的无偿援助。这是中国在对印度尼西亚批准关于华侨的双重国籍条约、对缅甸签订边界协定和互不侵犯条约之后采取的一个巩固它在南方的基础的措施。中国打算趁着这股余势,从4月19日起在新德里举行中印首脑会谈,解决中印边界争端,恢复中印间的友好关系。中国以为如果同缅甸和尼泊尔之间的边界问题得到解决,至少就能让全世界获得中国不是扩张主义者,而是渴望同毗邻各国保持和平的印象。可以认为:中国打的是这样的算盘:如果在创立了这种条件以后再去同印度谈判,印度也就不会不同中国妥协。    此间观察家认为:由于中国改而采取这种低姿势,就又重新亮出了和平五项原则这块金字招牌,减弱了亚非各国的影响力,而且恐怕日本向东南亚发展经济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受到影响;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就非常有可能展开宣传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新安全条约的侵略性,把日本变成亚洲的孤儿这种积极的外交攻势。

7. 蒋帮“国大”会议收场

【中央社台北25日电】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已圆满成功的完成历史任务,于25日上午十时举行隆重闭会典礼,宣告闭会。    蒋总统曾在典礼中致词祝贺说,大会闭幕的时候就是反共复国胜利的开始。与会一千五百多位代表对蒋总统的讲话曾热烈鼓掌达二十一次。在闭会典礼中大会发表宣言说,“我们希望海内外同胞维护我们这一个反共救国的领导中心,共同一致继续对政府作更大、更有力的协助与支持。”

8. 印尼一千名华侨在巨港候船回国

【雅加达印尼共和国电台27日广播】南苏门答腊的一千名左右华侨目前集合在巨港等候轮船回国。    【新华社雅加达26日电】据“共和国报”今天报道,最近泗水有几十座华侨的坟墓被掘和被毁。泗水地方议会议员、民族协商会泗水分会会长王英新(译音)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明确措施,严肃处理这一事件。

9. 尼赫鲁拒绝评论中印协定

【法新社新德里26日电】印度总理尼赫鲁今天拒绝评论人民中国和尼泊尔在北京签订的条约。尼赫鲁在印度议会中回答问题时说,他对这项条约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他还没有研究过这一条约。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27日电】尼赫鲁总理今天在这里说,不应该因为印度北部边界和东北部边界所受到的危险而放慢经济战线上的进展,而是相反,正是因为有这种危险,就应该加速经济的进展。    他又说,即使从战争的观点看来——“我希望我们在任何地方都永远不会非面临着战争不可——,起重要作用的除了人民的主动精神和精力之外,就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力量。”    尼赫鲁在印度工商业联合会第33届年会上讲话的时候说,在中国人入侵的事件发生后,边界就突然变得活起来了,并且充满着危险。应该记住:“不管这个变化可能立即造成的后果是好还是坏,它本身就是我们同世界的关系的根本变化,而且它还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义务和责任”。    总理说,这将意味着加在人民身上的一个负担,要解脱这个负担不是靠愤怒或者激动的情绪,而且靠人民自己用坚毅的精神去面对它。目前的危机就是一个力求以更快的步伐前进的幅员辽阔的国家所不得不面临的危机。    他说,事实上,我国唯一最终的保障是经济和工业战线上的进展并使我国在这些方面变得更加强大。

10. 美蒋军事演习结束

【台湾自由中国之声27日广播】中美联合“蓝星”大演习已经在今天中午12点圆满结束。中美将领对于这一空前大演习中两国军队的密切合作、协调作业都深感满意。认为在今后两国的目标上必能发挥充分的战力并肩作战,以保卫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第 2 版

1. 合众国际社报道:伊拉克接连发生反共流血事件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27日电】今天获悉,过去一周,伊拉克分布很广的一些地区爆发了一连串的民族主义者和共产党人之间的流血冲突。已经知道至少有五人死亡。    观察家们难以预见其结果,但是他们一致认为,这些暴力事件的爆发,是去年10月暗杀卡塞姆总理未遂事件以来,这个一贯动荡不安的年轻共和国发生的最严重骚乱事件。    观察家们认为,爆发的这些暴力行动,是民族主义者鼓动的对共产党人的报复。    观察家们迷惑不解的是,看来当局既像不愿意维持秩序,又像没有能力这样做。    星期一在巴格达的一家理发馆用枪打死一名青年的事件引起了激烈的反共示威。警察赶去平息骚乱,遭到从房顶上投掷的石块和瓦片的打击。当局开枪镇压骚乱分子的时候,另一青年被击毙。在这星期巴格达的别的地方另外还有三人或更多的人被打死。    亲共报纸“国家报”星期六抗议说,亲共的伊拉克民主青年同盟的大约30名成员星期五在巴格达西郊马莫恩遭枪击受伤。    早些时候,在巴士拉发生了一次类似的事件,当时载着共产党人的一辆车子遭到了民族主义者的攻击。没有听说打死了人,但是有30人左右受了伤。    星期三傍晚在国防部(卡塞姆的总部所在地)里发生的一些争斗中开了枪,后来总理在傍晚没有出席原定要参加的巴基斯坦国庆日庆祝会。    有消息说,在其他地方,包括摩苏尔,也发生了冲突,摩苏尔的居民说那里形势非常紧张。    事件发生后,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逮捕,但是看来被捕的大多数是共产党人而不是民族主义者。    另一些事件加剧了日益紧张的形势。群众星期一在巴格达郊外举行一次纪念会的时候高呼“我们要面包”和反对卡塞姆政权的其他口号。    观察家们认为,显然政府遏制共产党和工人农民的红色领袖的努力,鼓舞了民族主义分子公开打击共产党人。

2. 玩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伎俩日本、西德一些报纸竭力掩饰阿登纳访日阴谋

【法新社东京25日电】日本所有报纸欢呼阿登纳从今天起在日本进行的访问,这些报纸竭力说明这次访问丝毫不意味着柏林—东京轴心的复活。    【美联社东京26日电】销路很广的“读卖新闻”发表社论说,阿登纳到日本来主要是为了进行一次友好的使命——不是为了政治。关于日本与德国的关系,这家报纸说,“两国有许多事情需要在经济问题上取得共同谅解。”    【共同社东京26日电】“日本经济新闻”对于苏联和共产党中国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待阿登纳的访问这件事表示遗憾。    它说,这两个共产党国家显然抱有这样的错误的想法:阿登纳访问日本,是为了恢复战时的“柏林—东京轴心”。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    【路透社波恩25日电】西德亲政府报纸“科隆评论”今天就阿登纳访日发表评论说,虽然西德和日本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却没有必要在东京和波恩之间建立一个“轴心”。    【美联社法兰克福25日电】有势力的保守派报纸“法兰克福汇报”星期五在一篇评论阿登纳访问东京的社论里说:总理访问的目的不是准备缔结联盟。要缔结联盟是缺少真正的先决条件的,如果判断政治现实的话,岸信介是不支持阿登纳的。联系这两个国家的世界政治环节世和美国的合影,而不是彼此缔结条约。

3. 去年访印的美国人增加

【新华社新德里25日电】1958年和1959年获得签证访问印度的外国人中,以美国人为最多。据内政部星期四在人民院发表的公告说,1958年有一万另五百另三名美国人获得签证,1959年有一万三千八百六十五名美国人获得签证。

4. 西德“午报”供认:日本和西德同美国勾结在一起

【路透社波恩26日电】独立的西德报纸“午报”今天发表社论评论阿登纳访问日本时说:莫斯科和北京感到受到了刺激,并谈论着反对和平的新阴谋以及华盛顿—波恩—东京的轴心。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社论说:“不管我们做什么,人们总是提醒人们要注意我们过去的历史。我们同日本人和意大利人是共命运的。”    社论又说:“德国人同意大利人和日本人是共命运的同志这一点,难道就能有人感到惊奇吗。北京和莫斯科忽视了这一事实:历史是不重演的。无论如何,这一回是日本和德国同美国结合在一起的。但是,使中国人感到苦恼的正是这一点。”

5. 锡兰新总理鼓吹给外国资本开放门户/要求同美国签订保证投资协定

【路透社科伦坡26日电】锡兰总理森纳那亚克今天说,政府打算不久就锡兰欢迎外国投资的确切条件发表声明。    他是在锡兰商会年会上发表谈话时这样说的:这是他在本周早些时候就职以来发表的第一次公开演说。他说,他反对以国有化本身作为一个目的,因为它“会造成大规模的奴役”。他对于这种心情表示遗憾:害怕外国投资,认为这是“殖民时代的一个残余”。他又说,“毫无疑问,外国将会进行投资”,他向私营企业保证,他的政府将充分支持发展国家的任务。    他说,他的政府的目的是保证使私营企业有各种机会来实现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把这个国家从它所陷入的深渊中拉出来”。他要求政府放宽和重新规定对于外国投资的条件,他要求同美国签订同印度所签订的协定相似的保证投资的协定,并且要求同尽可能多的国家缔结避免征收双重税的协定。

6. 路透社报道:卡塞姆竟免除贾马利和阿里夫的死刑

【路透社巴格达27日电】伊拉克总理卡塞姆少将今天把对八个人判处的死刑核减为监禁,其中有前首相贾马利和前陆军参谋长阿里夫将军。对其他六人——包括两位前大臣——判处的终身劳役徒刑也减轻了。    这次减刑是为了纪念明天的开斋节。    这些人的死刑分别减为三年到十年的徒刑,几名犯人的苦役徒刑减为两年到十年的徒刑。    被免处死刑的八人当中还有前伊拉克副参谋长塔吉斯塔尼、陆军第三师师长阿里、第一师师长盖拉尼、律师拉维和前外交大臣巴沙扬。    【路透社巴格达26日电】据“消息报”今天报道,伊拉克军事长官阿卜迪释放了“新黎明报”、“生活报”和“东方报”三家民族主义报纸的发行人,这几位发行人是去年10月7日卡塞姆总理遇刺以后被捕的。这些人是法雅德、沙克尔和阿拉尼,他们一起被监禁着。

7. 勃伦塔诺与藤山会谈

【美联社东京27日电】阿登纳总理星期日离开东京前往京都和奈良游览,历时三天。    在机场上,警察不让星期天的群众走进机场,没有发生任何示威行动或事件。    【合众国际社大阪27日电】阿登纳今天下午乘汽车动身前往日本的文化摇篮奈良,陪同他前往的有一群人数有限的新闻记者。    外交部长勃伦塔诺留在东京,以便同日本外务相藤山爱一郎举行会谈。    【合众国际社东京27日电】关于阿登纳同岸信介举行的历时一小时半的会谈,报纸普遍地说总理和首相一致认为必需在自由国家当中建立一条巩固的阵线。    “每日新闻”说,他们同意在援助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方面实行合作。    “读卖新闻”说,阿登纳和岸信介强调有必要建立一条巩固的“西方”阵线。“日本经济新闻”也说,这两位政治家强调要增强“自由”阵线的力量。“东京新闻”说,阿登纳和岸信介强调在自由国家当中保持团结的必要性,以便同“共产主义方面”相抗衡。    【共同社东京27日电】西德外长勃伦塔诺27日上午同藤山外相进行了历时一小时十五分钟的会谈。    在这次会谈中,双方继26日的岸—阿登纳会谈,讨论了欧洲共同市场的动向和日德贸易关系问题,研究了日德联合公报的内容。    两国的外交部长研究了联合公报的草案,并且已经大体上完成了起草工作。这个联合公报将在得到岸首相和阿登纳总理的最后同意以后在4月1日阿登纳总理一行离开日本的时候发表。联合公报大概将表明:(一)两国对于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度;(二)对于世界经济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开发不发达国家计划的合作;(三)加强包括贸易关系在内的日德友好关系;等等。(联合公报)准备特别强调:自由阵营应当团结,并以强硬的态度去对付共产主义阵营;自由阵营应当努力去实现全面裁军和缓和紧张局势。

8. 美海军部长结束在泰活动

【新华社香港25日电】美国海军部长弗兰克在泰国进行了三天活动以后,已经在25日离开曼谷到达香港。据泰国报纸报道,弗兰克在泰国活动期间,曾经同泰国总理乃沙立、国防部长乃他侬等讨论了「目前东南亚地区情势的发展趋向」和美泰的「军事合作」.问题。

9. 纳赛尔即将启程去印、巴访问

【德意志新闻社开罗25日电】纳赛尔将在下星期二离此前往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时二星期的访问。    预期,纳赛尔和尼赫鲁将会讨论,譬如说,一旦大国之间就裁军问题达成协议,小国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他们将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可能是“第三集团”问题,这可能是一些中立国家希望通过出席1955年万隆会议的亚非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来建立的。    据悉,尼赫鲁不反对举行另一次万隆会议,但是他反对成立第三集团。他的观点同纳赛尔的“积极中立”主张及铁托和苏加诺提出的类似主张基本上不同。    这两位政治家也可能讨论特别是中印边境纠纷和中国在一般的亚非团结运动中的作用问题。    预料纳赛尔将设法说服印度和巴基斯坦,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人是他而不是伊拉克总理卡塞姆,他一直急于谋求同这些亚洲国家合作。    【印度报业托辣斯开罗26日电】这里消息灵通人士说,埃及总统纳赛尔大概要在新德里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会谈。    【法新社新德里27日电】这里一些观察家认为,纳赛尔可能提出举行新的万隆式亚非会议的问题,但是据认为印度在目前大概不会赞成这样的建议。    纳赛尔在新德里所受到的接待也许会不如五年前那么热烈,因为从那时以来,两国之间发生了一些分歧。埃及可以责备印度对于在联合国提出的一些亚非提案缺乏热情,因为印度有时支持新的伊拉克政权,并且承认了以色列。另一方面,印度并不是一向同意纳赛尔在中东的政策的。

10. 美副国务卿帮办将去柬活动

【新华社金边26日电】据“柬埔寨电讯报”今天报道,美国副国务卿帮办洛埃·汉德逊和雷蒙德·黑尔将于今天抵此,进行为时三天的访问。    【美联社西贡25日电】美国外交家、已故国务卿杜勒斯的妹妹叶林娜·    杜勒斯夫人星期五从新加坡到达这里作一次历时两天的私人访问。她将于星期一离开西贡前往金边。

11. 锡兰新内阁危在旦夕

【德意志新闻社新德里27日电】锡兰新总理森纳那亚克可能除了辞职以外没有其它抉择。观察家们认为,鉴于锡兰国内政策不稳定,少数派组成的内阁会随时处于危险之中。    锡兰政界人士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森纳那亚克一有机会就会解散议会,举行新的大选。    但是人们还认为,总督可能任命自由党组织新政府。

12. 路透社说:伦敦正注视伊局势

【路透社伦敦25日电】关于巴格达的民族主义分子和共产党人之间出现紧张状况的消息引起这里官方人士的注意。    这里的外交观察家说,现在还弄不清楚,伊拉克出现紧张状况的新迹象,规模是否很大。

13. 美第六舰队将到黎巴嫩活动

【美联社贝鲁特27日电】美国第六舰队的舰只将于星期一到达这里,对黎巴嫩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

14. 东南亚侵略集团将举行大规模海军「演习」

【路透社悉尼26日电】皇家海军少将贝格在这里说,八个东南亚条约组织国家的40艘军舰将参加定于4月28日开始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的一次最大的海军演习。

15. 中爪哇六千人死于疟疾

【美联社雅加达19日电】据这里报道,自去年10月以来,中爪哇有六千人死于虐疾。医疗队正在设法阻止疫情发展。中爪哇虐疾防治所负责人说,在南海岸地区虐疾尤其猖撅。负责人说,整个海岸地区人口估计有四百万,都受到了威胁。

第 3 版

1. 美新处鼓吹两大阵营实行「建设性合作」

【美新处华盛顿23日电】从过去这儿个月和几周对于可能改善同苏联的关系的谈论来看,有一件事是肯定的。    这就是,当最高级会议临近的时候,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就是不仅需要了解有关的具体问题——裁军问题、德国问题、柏林问题,而且需要了解很可能对会议参加者有支配力量的思想和哲学。    这种思想仅仅是为了适合“和平共处”呢?还是要超过“和平共处”?    从苏联领袖所谈的话来判断,“和平共处”的意义很难超过两个敌对阵营之间的休战。但是,问题当然是休战是否就够了。    近来一直有迹象表明,在盟国阵营中,关于建立一种比实质上很贫乏的共处观念更积极和更有创造性的关系的想法正在唤起人们的想象力。这些迹象不仅来自这样一些消息:例如,关于英国人主张在最高级会议上得出某种类似一种国际行为准则的东西的消息,这些迹象还来自艾森豪威尔和其他政府领袖的发言。    这些发言的中心思想一直是,国与国之间的一种比较适当的关系将是超出共处以外的关系,将是一种更有建设性的甚至是合作的关系。    这里普遍设想的一种国际局势是各国能够按照它自己的见解谋求它自己的发展的局势。任何国家都不设法把它自己的政治制度或观点强加给其他国家,不管是通过武力,或通过颠复:或是通过支持那些使用这些手段的人们的这种比较间接的方法。    诚然,这个不干涉的准则很快地导致了另外一个准则:必需受到驳斥的是任何这种主张,即:存在着一种在任何时候都必然适用于整个人类和所有国家的思想和政府制度体系。    客观地说,没有一个社会能说本身是完美的。但是,每一个社会都能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通过学习其他社会的榜样——和缺点。    这是这种在这里流行的一般的想法。

2. 赫鲁晓夫亲笔复信给一个美国学生

【本刊讯】美联社报道:    14岁的中学生格耳·巴特莱现在是轰动纽约的女孩。    她接到苏联总理赫鲁晓夫一封约200字的信,信中祝她和她的两千同学“身体健康、学习顺利并且生活幸福”。    布朗克斯区第142中学学校年鉴的编辑们于去年12月编了一份他们打算发表其祝词的著名人物名单。    格耳花了三天的时间写这封信,并且认为,即使能接到回信的话,那也是所有著名人物回信中的最后一封。    格耳说,“我惊讶极了,即使说我在等待回信的话,也只可能是收到他办公厅的,而不是从他本人。我仍然好像觉得这不是发生在我的身上”。    到目前为止,赫鲁晓夫是唯一一个亲笔回信的人。

3. 美陆军要求发展化学和生物武器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25日电】陆军方面今天要求国会批准增加它明年的预算,以便加紧化学和生物战争武器的发展工作。    陆军研究和发展计划的副负责人伍德少将说,目前正在要求对这方面的武器研究拨给五千五百万美元。    伍德说:“这一增加表明陆军正在日益重视化学和生物武器的整个方面。”他说,陆军认为有必要发展能够同核威慑力量相互补充的细菌和毒气战体系。

4. 德鲁姆赖特声言继续与我国作对/叫嚷必须“提供威慑力量”

【路透社台北26日电】美国大使德鲁姆赖特今天说,美国政府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同共产党中国建立任何文化或贸易关系。    当地英文报纸“中国新闻”访问了这位大使,大使追述说,最近在菲律宾举行的美国远东大使会议上,中国问题是讨论的主要问题。    他暗示,“我们有一致的想法”,那就是,继续不承认中共政权的政策。    他的谈话是由于这家报纸记者提出的问题而发表的。这个问题是,美国最后是否会在文化和贸易方面同共产党中国建立某种关系,但是在外交上不予承认。    这位大使回答说,“我个人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可能同共产党人在文化和贸易方面建立任何接触。”    他说,中国共产党对于美国采取敌对态度,由于他们把美国赶出西太平洋的意图像以前一样强烈,“在今后保持和平地区的企图不会有任何成就。”    这位大使又说,“鉴于中国共产党过去的所作所为,美国必须继续提供威慑力量来制止侵略,并且帮助这个地区的自由国家保持它们的独立,并在经济上进行发展以使它们的人民过更好的生活。”    他承认共产党中国在它的工业发展方面取得相当大的进步,但是他又说,在牺牲人民的情况下所取得的这种成就仍然须要作很多的努力才能达到一级工业国的地位。

5. 赫鲁晓夫在法南部参观受到热烈欢迎

【美联社尼姆27日电】赫鲁晓夫星期日冒雨驱车通过法国南部。    尽管下着倾盆大雨,但是赫鲁晓夫到每个地方都受到了愉快的接待。    星期日,他还有最好的机会与当地的一些群众亲切地交谈。他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    上午,他漫步走出了省政府。他在街上发现了一个最不愉快的人,而他却使这个人成了最愉快的人。这个人就是路斯托。他是成立起来欢迎赫鲁晓夫的共产党接待委员会的主席,但是从没有机会。路斯托解释说,他曾想欢迎赫鲁晓夫,但是该市的官员们把日程排得满满的,以至他连接近这位苏联领导人都不可能。    星期日早上,路斯托来到省政府的前面。突然他发现苏联领袖在与他握手了。当路斯托抱怨他是在一个共产党人的工作不是作得太好的地方的时候,赫鲁晓夫又说,“继续好好干吧”。    几乎一路上都是大雨倾盆,但是在一个接着一个的城中,欢迎的人们都打着“欢迎赫鲁晓夫”或“和平和友谊”的旗子出来欢迎赫鲁晓夫。    在尼姆,当五千多欢迎的人高呼“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的时候,欢迎的情况达到高潮,当赫鲁晓夫走进省政府的时候,人们高呼“赫鲁晓夫到阳台上来”。    赫鲁晓夫走到了窗前。欢迎的人们开始大声欢呼,异口同声地高呼“赫鲁晓夫……赫鲁晓夫”。    【路透社尼姆27日电】在阿尔,赫鲁晓夫先生受到了他在访问期间大概是最盛大的欢迎。    这位苏联总理访问了古代罗马竞技场。    阿尔的人民包括许多来自附近地区的人——不管这位苏联总理轿车往那里,都竭力欢呼“欢迎”。阿尔的中心区拥挤不堪,欢迎的群众一层一层,到达十层之多。    看来,阿尔的每个人手上拿着一面旗帜在摇。    赫鲁晓夫开玩笑地与几个跳舞的姑娘们进行了交谈,他说,他将欢迎她们去俄国主演。一位约二十岁的金发女郎不加考虑地立即接受这个提议,当官员们拒绝这个主张时,赫鲁晓夫说:“让她自己决定吧”。    【路透社法国南部尼姆27日电】赫鲁晓夫先生今天在法国南部进行了轻松地访问古老纪念碑和农业设施的旅行,他遇到的唯一不快是倾盆大雨和在他的汽车前面撒下一些钉子。    【路透社马赛27日电】赫鲁晓夫今晚乘车到达马赛。约有一万名群众在官邸前冒雨等候欢迎他。    从阿尔一路上都贴有写着“法苏友好”的红色白色和蓝色的大标语和赫鲁晓夫的画象。    马赛是法国共产党的据点之一。在62名市政议员中,有24名是共产党人。    【合众国际社马赛27日电】官员们估计,欢迎群众有三十五万人,队伍从这座工业城市的城郊一直延伸到省府大厦。    【美联社马赛27日电】赫鲁晓夫星期日访问了法国南部左翼地带,他在那里受到了他于3月23日到达法国以来所受到的最热烈的欢迎。    从尼姆经过阿尔到马赛鼓掌和喊口号越来越响亮,当他到达马赛中心区附近,欢迎的群众越来越多。    【合众国际社马赛27日电】黎明前在码头区,共产党人和反共的人——他们悬挂相互对立的欢迎和谴责这次访问的标语展开了一场街头流血殴斗。有人用手枪打了几声。    日出以后,警察找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尸体。

6. 泛亚社透露美远东使节会议的“结论”

【泛亚社马尼拉18日电】据通常可靠之外交人士谈,昨日结束之美驻远东各国外交使节会议,对于中共情况之检讨,曾获得若干一致性之结论。(一)中共在亚洲之地位,一年来显著衰退。(二)中共现有重振其在亚洲已失地位之趋势,但此项努力需要长期时间始能收效。(三)人民公社制度之推行,直到目前为止,迄不能称为成功。(四)大陆人民反抗中共政权之情形,并无变化,亦看不到人民有起而推翻共产政权之力量与组织。(五)台峡不会有变,中共对台显系持取等待政策。(六)中共之经济情形无大变化,亦无改进,从西方之标准论,仍为落后国家。由于经济上之落后,中共无发动战争之力量,甚至寻不出有将在亚洲地区(如印度、尼泊尔)发动局部捣乱性行动之趋势,盖此种行动,只有使中共在亚洲之地位更趋低落。(七)中共领导阶层内部不协调之说,只可视为一种揣测,并无事实之证明。毛泽东仍为中共之最高领导者。(八)中共之对外倾销贸易,除其本身力量难予持久外,亦将较前困难,结果所致,其经济情况不会突然好转。(九)美对中共仍应采取不承认政策,尤以承认之后,对南美洲地区将发生影响。(转载3月19日香港“成报”)

7. 英报舆论纷纷要美接受苏联停止核试验建议

【本刊讯】伦敦“泰晤士报”25日社论说:    艾森豪威尔总统和麦克米伦首相要决定的第一件事情是,是否接受暂停试验的主张。世界舆论,至少说,会感到奇怪的,如果永远禁止进行大型爆炸而同时却让小型爆炸继续下去的话。不管怎样,都应该接受暂停试验的主张。    “新闻纪事报”25日社论说:    按逻辑来说,美国总统难以拒绝苏联的建议:这个建议毕竟是他自己的建议的反映。    除非我们接受俄国希望结束试验这一命题,否则我们将永远不会取得任何协议。    “卫报”25日社论说:“在经过长期谈判后,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得到另一个机会。到那时候,核武器将会更多,更难以控制,如果我们还活到那么久的话。”    “每日镜报”25日说:    麦克米伦先生应坦率地对艾森豪威尔总统说:    “艾克,我们必须用双手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不要过多担心你那些将军们和原子顾问们吧。    如果美国拒绝俄国的这个计划,就会引起全世界的愤慨”。    【路透社伦敦25日电】“每日先驱报”。今天说:麦克米伦先生,带着停止一切试验的协议回来吧。    “明确表示英国人民是不会接受任何其他的决定的。任何其他的决定都是全世界所不可原谅的。”

8. 古达德揭露戴高乐庇护西德

【新华社巴黎25日电】赫鲁晓夫和戴高乐昨天举行了会谈。从法国人士处获悉,戴高乐一方面承认应该作出努力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同时也表示,联邦国防军的发展并不是对欧洲安全的严重威胁。他说:“西德已不再是一个侵略国家了。”    古达德在今天的“人道报”上撰文评论德国问题指出,这是“为了证明自己有理由,也是为了麻痹舆论”。

9. 美报挑拨苏法关系/要戴高乐忠于同西德的联盟

【路透社纽约27日电】“纽约时报”和“纽约先驱论坛报”今天都发表社论,评论赫鲁晓夫总理目前的法国之行。    “纽约时报”说,“这位苏联领袖在巴黎的做法表明,他正在把戴高乐总统撇在一边,径自呼吁法国人民放弃戴高乐和阿登纳所建立的法德联盟,而代之以法苏联盟……”    “纽约先驱论坛报”说,“战后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巨大胜利之一是法国和自由德国的和解。把许多年的敌视变成经济、外交、甚至军事上的密切合作是理性和欧洲团结的巨大胜利。    “法德联盟是莱因河两岸的领袖建立的,在这两人中,戴高乐总统是很重要的。    “赫鲁晓夫在最近访问法国时使用了最露骨的手段来警告法国人提防西德人。    “从外交上说,这是很大的冒犯,因为这是呼吁法国人民反对本国政府的政策。戴高乐总统对他的客人的粗卤行为没有公开说什么。人们是不能任意侮辱法国总统的。”

第 4 版

1. 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使西方大为惊恐

【本刊讯】西德“自由言论报”3月5日刊登了阿尔弗雷德·克·瑙克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是一个有威胁性的经济巨人”,摘要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7亿以上的人口(原文如此——本刊编者注)和10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是世界上第四大国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共产党的执政者的整个严密计划的经济政策的目的是控制整个东方世界,控制所有远东市场和接管这个巨大的经济地区的政权。    红色中国的官方的新华通讯社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去年工业生产的公报。这份公报在它公布时受到人们的重视,毫无疑问,除了这种重视以外,还使人惊讶,也许甚至使人对这种有威胁性的经济发展害怕和惊愕。    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在不断增长,年青的红色中国的工业暂时还是不利的,但是也必须看到中国的工业在近几个月和几年里向前发展了,中国钢产量增长了15倍以上,煤的产量去年翻了一番。在所有其他技术方面,中国的成就也是不小的,红色中国的汽车工业一年内生产增加一倍约相当于欧洲的平均数字。机车和货车的生产更令人惊奇。    虽然发动机的产量还很少,但是必须想到它的增长率的发展是非常快的。    中国在工业生产方面无疑是穿上了七里靴在突飞猛进。在经济战线上已经打了多次决定性的战役,并获得了胜利。    对苏联来说,中国正在成长为一个非常讨厌的和无情的对手。

2. 赫鲁晓夫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节录)

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这样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头目们惊慌失措。……而我们作为你们的朋友和客人,衷心地为你们卓越的成就和胜利高兴。

3. 路透社谈金门情况

【路透社台北讯】国军防守的金门岛群,复兴工作正全面展开。这个曾遭五十多万发中共炮弹轰击的岛群,今天正在迅速恢复中。据曾经亲睹该次炮战,最近重访金门的人士说,这个面积五十方里的金门,由于复兴工作正在进行,破坏的炮位则已全部重建,且用更厚的钢筋水泥将其加强。岛上若干战略地区,现已增建很多新炮位。守军鉴于上次炮战的教训,刻正严阵以待,俾能应付共方下次可能的更大进攻。目前驻守大小金门及大担二担的国军,据非官方报告约为七万人,由于岛上火力加强,守军至少已减少两万。此项削减,官方从未公布,因恐影响守军士气。据国防部称,岛上驻军最多时达十万人。据灵通人士说,比较更大的炮已运到金门,包括若干可以发射原子弹头的十时口径大炮。惟此事未获官方证实或否认。    金门防御司令告最近访问金门之记者团说,他的军队在任何时间内,皆在警戒中,不论它是单日或双日。有四万居民之金门,和平似乎已经恢复,至少在目前是如此。

4. 巴黎“晨报”载文承认:金门、马祖是套在美国脖子上的绞索

【本刊讯】巴黎“晨报”月刊3月号以“福摩萨和亚洲冷战”为题刊载罗伯·纪兰撰写的文章。摘要如下:    应该把福摩萨交给共产党中国吗?这就是在人们自问怎样结束亚洲的冷战时所提出的中心问题。    在目前,局势完全陷入僵局。不仅美国,而且它的盟国都不考虑任何包括放弃蒋介石的解决办法。但中国却利用一切机会一再表示,甚至如果人们邀请它参加联合国和在外交方面承认它,它在没有收复福摩萨和看到蒋介石被赶走以前,它会拒绝这一切。    结果是:西方把中国看成敌人,中国也以敌对态度回敬之。中国被宣布为非法之徒,它就象非法之徒那样行事。    但是,更严重的是:福摩萨不但是冷战的原因,它有引起“热战”的危险。实际上,就在福摩萨的门口——如果人们可以这样说的话——    放着一颗定时炸弹,它随时都可能爆炸。福摩萨的第二个问题是战略岛屿金门和马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随时都可以攻击这些岛屿,从而在这个地区挑起大规模的国际性危机。    关于金门和马祖,毛泽东说:“美国人把绞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而把绞索的另一端交给了我们(毛主席原话是“交给了中国人民”——    编者注)”。人们不可能把局势概述得比这更好。    事实是,这些岛屿没有真正的战略价值;蒋介石愚蠢地把一些精锐部队放在那里为他冒险;他把他们放在那里完全由于他的固执和出于对威信的考虑,因为放弃这些岛屿就等于承认放弃收复大陆;最后,因为蒋介石也希望——至少现在有许多人这样认为——,这样,终会把美国卷入同中国的一场战争,这将是他重返大陆的最好机会。    在目前情况下,美国给它的朋友这样一种印象,它处在布满地雷的土地上,并且把地雷爆炸电钮交给它的敌人,在它的敌人认为需要时就会按电钮炸掉一切。

5. 合众国际社说:西方对我双日停止炮击金门 迷惑不解

【合众国际社纽约讯】斯克利普·霍华德报系记者卢卡斯从金门来电说,金门国共两军作战,似已成立一种默契,是西方人士所不易了解的。    他说,共军自从1958年10月起,一直遵守单日炮轰的诺言。国民党军不轰击厦门与大陆问的堤道,共军也不轰击金门的机场。    金门岛上的生活是这样安排的:每逢单日就没有飞机和轮只从台湾开来。到双日则交通频繁。国民党军在金门岛上有六处休息和娱乐场所,其中有两处可以从大陆望见的。每逢双日这些地方都挤满了士兵,但逢单日则门可罗雀。    双方都有强大的扩音机和长波电台,但他们放送的时间似乎也非正式的分配好了,并不冲突。经过两年后,金门居民并不怕炮弹了。农民在收割时期,坦然在炮击中照常工作。

6. 说蒋帮因担心「威胁」联合国席位已「放弃」拦劫船只的海盗行径

【合众国际社台北23日电】可靠人士今天说,国民党中国简直已经放弃封锁共产党中国港口的企图。    蒋介石的小小的海军一度企图封锁南至汕头北至上海的长达1000英里左右的中国大陆海岸。但是,来自马祖的人说,国民党海军巡逻艇去年奉命听任外国船只通行。金门人士说,自从1958年共产党和国民党发生炮战以来,很少外国船只开进厦门。国民党海军对进入马祖以北的港口或金门以南的港口的船只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再也不存在了。国民党海军现在的活动一般只限在马祖和金门之间的福摩萨海峡。    一位人士说,国民党中国企图拦截出入共产党中国的船只的做法可能威胁台北在联合国的席位。这位人士说,政府对联合国代表权的关心超过对华南港口海运的关心。台北认为,共产党中国改善南部沿海省分的铁路系统已经降低了海上运输的重要性。

7. 英国广播公司妄谈我人大会议

【英国广播公司20日广播】中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月下旬将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刚好是在周恩来四月去新德里和尼赫鲁会谈中印边界纠纷的前夕举行的,由于周恩来要访问印度,看来对中印关系的最近发展一定要做某些检讨。这次会议必然会涉及到的中国对外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去年年底同印度尼西亚发生的争端。在这个问题上,虽然中国最近对印尼阻挠遣送华侨回国工作表示了不满,但是在这里将看到关系会发生显著的改善。不管就对外政策进行什么样的讨论,它也必然会重申对美国的敌视态度。    在国内问题上,农业可能证明是主要的议题,因为几年来对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态度是不明确的。去年,中国坚决地提出了这个政策。星期三,北京“人民日报”又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必须抓今天和抓明天。”显然意思是说,必须注意新的发展趋势,中国必须在任何方面都不要落后。一个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运动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毫无疑问,大会将要听取有关这个运动的报告,对于这个运动,人们只能假定它至少成功地制止住了某些人对人民公社和大跃进速度的反对。    不管大会要讨论一些什么问题,国外观察家们必定会仔细密切注视着大会的讨论情况,以便从中看到中国目前的状况和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8. 罗地质委员会主席访华后说:我国科学文化跃进令人深为感动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24日电】罗各报今日都刊登了部长会议地质委员会主席亚·    柯达尔切亚院士对罗通讯社记者发表的访华观感。    柯达尔切亚说,中国文化科学的迅速发展是深深地令人感动的。中国科学院的分院和研究所都有宽敞的研究室,最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到处——北京、上海和东北的大城市——都在建筑巨大的学校和研究所。    他说,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的工业今天已能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的机器了。他说,他也很敬佩中国首都的建设。人大礼堂是中国建筑的珠宝。    他说,他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勤劳,坚毅,友善,热情和谦虚也是深为感动的。

9. 保“国际工人和共产主义运动史资料”说:中国的大跃进势不可挡

【新华社索非亚24日电】保共出版局今年1月分出版的“国际工人和共产主义运动史资料”一书中,谈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所进行的伟大的革命斗争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赞扬中国人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书中说:“中国人民高举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为了实现在最近几年内,在一些主要生产指标方面赶上英国这一战斗目标,企业里制订了和制订着飞速发展生产的计划,充满着不可阻挡的前进精神的计划。    在整风运动中,反右派分子的斗争解决了关于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针问题,而反浪费和反保守主义斗争则解决了关于工作方法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与人,特别是领导与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一切归根结底促进了革命热情的必要高涨,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跃进。工农业生产的跃进促进了建立人民公社运动的发展;人民公社里,工农兵学商综合发展,政社合一。    建立人民公社运动的发展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众所周知,19558年是大跃进的一年,钢产量达到八百万吨以上(另有三百万吨是用土法炼的),即比1957年增长了一倍。平均每十二小时,就有一个大型工业企业部分或全部投入生产。粮食的总收获量约达两亿五千万吨,比1957年增长了35%,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有四百公斤粮食”。    谈到1959年继续大跃进的任务时,书中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和非常困难的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出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强大高涨,是这一点的足够的保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般的援助下,中国人民在这一革命中,定将取得胜利,他们的这一理想定将实现: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具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和高度文化的国家”。

10. 美将出版两本诽谤我国的小说

【美国新闻周刊2月8日、22日消息】美国鲍勃斯—梅里耳出版公司已与前战地记者理查特勒加斯基斯签约,邀他写一本有关共产党接管中国的小说,名为“上海日记”。该公司还将出版一本小说叙述一个中国小老婆移居到墨西哥并开办—所尼姑庵的真实故事,作者是露易丝·斯太因陶夫。

11. 美驻远东使节会议叫嚷敌视我国

【法新社台北20日电】美国驻台大使德鲁姆赖特说,所有美国在远东的外交官都支持华盛顿政府的不承认人民中国的政策。    德鲁姆赖特刚从菲律宾碧瑶参加远东美国外交使节会议回到台北,他说这次会议检讨了各种问题,包括承认北京的问题,但是会议认为目前的政策是“在我们目前面临的环境下”唯一能够采取的政策。    德鲁姆赖特的谈话使国民党官员松了一口气。因为报纸传说碧瑶会议曾研究了承认人民中国是否适宜的问题,他们听了这种传说之后颇感惶惑不安。    【合众国际社新加坡23日电】一位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昨晚说,美国对承认共产党中国的政策大概不会有任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