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12-15

第 1 版

1. 西方通讯社报道:归国华侨拥护政府建议 要求印尼停止排华活动

合众国际社挑拨说我“恶毒攻击”印尼。美联社说归国华侨向印尼发出了“警告的暗示”。法新社说“人民日报”社论“措词尖锐”。    【合众国际社东京13日电】共产党中国今天以它的归国华侨作为它在同印度尼西亚在这个国家对待它的华侨问题上的舌战中采用的主要武器。    共产党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不满通过北平和上海的一些归国华侨的领袖表示出来,在北平和上海举行了重要的集会。    新华社今天报道了归国华侨的谈话,他们谴责所谓的印度尼西亚的反华排华行动。这家通讯社说,在北平,归国华侨举行了“座谈会”,“表示完全拥护中国政府提出的全面解决存在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之间的华侨问题的建议”。    这家通讯社说,同时,归国华侨宣布“反华排华活动是对中国人民极不友好的行动”。他们要求“立刻制止这些行动”。    这家通讯社说,在上海,正在举行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一届全体委员扩大会议的预备会,印度尼西亚的行动“遭到强烈的谴责”。    在谴责中,还要求已经失去生计的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应当归国。共产党中国今天没有作出表明停止它对印度尼西亚恶毒的口头攻击的任何表示。    北平的每一家报纸都以相当大的篇幅登载了一些消息和评论,指责印度尼西亚的反华措施,并警告这个岛屿共和国说,它正走在危险的路上。    北平电台突出地报道了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向记者发表的谈话,这些前印度尼西亚居民谈到华侨对印度尼西亚经济作出的贡献。    【美联社东京13日电】共产党中国由于它所称的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受到歧视而在星期六加紧了反印度尼西亚的运动。    北平电台的长篇广播说明了,由于苏加诺总统颁布从1960年1月1日起禁止外国人在乡村地区做买卖的法令,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已经降到了一个新的低潮。    在中国外交部长陈毅写信给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之后,共产党中国的报纸和华侨领袖也提出了批评,从印度尼西亚回国的华侨领导人星期六在北平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和在上海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举行的一次会上提出了最强烈的批评。    这也许是苏班德里约今年10月访问北平,解释印度尼西亚的新法令以来,北平电台所进行的最猛烈的攻击。    这家电台还指出,华侨发出了一个警告的暗示。这家电台说:“到会的人兴奋地谈到(共产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力量,华侨任人欺侮的“海外孤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法新社北京12日电】(记者:乌尔曼)北京的四家报纸今天几乎用了它们的全部篇幅来报道突然爆发的中印(尼)危机。    “人民日报”和其他三家报纸也都刊载了新华通讯社有关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的长篇累牍的背景材料。这些材料显然是几天以前准备起来以便同陈毅的抗议同时发表的。    在极大的程度反映官方观点的新华社要比陈毅外长的信激烈得多。它公开指责苏班德里约外长发表了“违背事实”的谈话。    此外,“人民日报”还就陈毅的抗议发表了一篇措词尖锐的社论,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支持”他的建议。    这篇社论大概还在全国各地报纸上转载,它断然为印度尼西亚的中国商人辩护。    这篇社论不详地警告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如果还有谁仍用老眼光来看问题,以为中国政府和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还会坐视侨胞在海外遭受无端的歧视和迫害,那就大错特错了。”

2. 印外交部驻议会秘书诬蔑有“来自中国”的飞机“侵犯”印领空

【印度报业托辣斯西隆11日电】权威人士今天在这里说,在“相当的高度”飞行的一架国籍不明的飞机上周末在东北边境特区的苏班西里区和阿萨姆平原的卡姆拉普县侵犯了印度领空。    昨天,外交部驻议会秘书萨法特·阿里  对议会说,某些国籍不明的飞机最近飞过东北边境特区的上空,由于它们是来自中国的西藏地区,已经在一项照会中提请中国政府注意。

3. 印度尼西亚新闻社报道:苏班德里约给陈毅外长的回信

竟说只有我同意印尼排华法令才能执行两国外长会谈公报中关于保护华侨正当权益的条款。表示欢迎交换双重国籍条约批准书和研究实施办法,但反诬我过去“未允诺”。声称将根据印尼法令“准备考虑援助”印尼华侨回国。    叫嚷“拒绝”我信中包含的抗议和“错误的指责”,并反咬一口诬蔑我使馆“干涉印尼内政”。    【印度尼西亚新闻社雅加达12日电】(预发,供星期日格林威治时间11点30分发表)印度尼西亚政府已经拒绝了中国政府关于中国陈毅外长12月9日致苏班德里约外长信中所说的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受到所谓虐待的抗议,并且就中国驻雅加达大使馆官员干涉印度尼西亚内政一事提出反抗议。    印度尼西亚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和反抗议都包含在外交部于星期日下午宣布的苏班德里约对中国外长的复信中。    对于陈毅解决华侨问题的三项建议,苏班德里约回答说:“我愿意在此说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的看法如下:    “正如早先所宣布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自1959年9月以后就曾指示驻北京大使维约普拉诺托进行双重国籍协定批准书的交换工作,这一点迄今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允诺,其原因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所不明白的。    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在决定进行互换批准书,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将欢迎这种决定。    “在这个时期,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认为,执行双重国籍协定仍不会消除妨碍实现1959年关于取缔乡村地区外国零售商的总统第10号法令的障碍,特别是华侨,一般地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意这项有关的法令的实施,对印度尼西亚政府和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做,苏班德里约—陈毅联合公报中的一条才能得到执行,也就是一视同仁地保护华侨的权利和正当利益。    “如果华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支持下不再对总统第10号法令采取敌对态度,那么就可以为根据总统所发表的政治宣言的方针和根据苏班德里约—陈毅联合公报实施上述的法令创造正当的气氛。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不会阻挠那些不能适应印度尼西亚有指导的经济和有指导的民主的形势的华侨回返中国的愿望。为了这个目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根据现行条例,准备考虑给予援助以便于那些人回到他们的本国。可以补充地说,根据现行条例,他们可以出卖财产给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或者卖给政府为了那个目的而指定的团体。    “根据双重国籍协定,印度尼西亚政府同意成立一个委员会同中国政府将要成立的一个同样的委员会一起研究上述协定的实施问题。”    苏班德里约在他的复信中进一步又说,发生分歧意见的根源是在北京会谈期间提出了一种同华侨在印度尼西亚的真正作用不符合的估价。印度尼西亚人民认为,印度尼西亚人民和政府对中国人民和政府的友好感情从下面这个事实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尽管大多数华侨在过去对印度尼西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表现了相当令人不快的态度,尽管目前他们对完成印度尼西亚实现正义和繁荣的革命并没有足够的贡献,印度尼西亚还是允许成百万华侨在印度尼西亚谋求适当的生计。    苏班德里约的信说,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坚持认为,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在过去为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利益贡献了他们的力量,对印度尼西亚政府目前采取发展的进步的努力也贡献了他们的力量。    这封信在详细阐明华侨问题的时候说,非常遗憾的是,乡村地区华侨的领袖们所以拒绝在正确执行总统法令方面给予合作,是由于——据他们说——从雅加达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那里接到指示,禁止他们参加乡村地区为了研究有关这一问题的各种事情而成立的委员会。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掌握了大使馆的指示的明确证据。    有迹象说明,由于有关的人从雅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接到指示,要他们不要遵守乡村地区印度尼西亚官员的命令,良好的谅解就变成了诘难印度尼西亚官员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苏班德里约的信说,对于发表讲话煽动华侨不遵守印度尼西亚政府发布的条例的那位中国大使馆的官员,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从这个事实中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亚的政府和人民是谨慎和容忍的,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后,复信说:印度尼西亚政府在提交这封复信的时候,表示拒绝中国外长12月9日的来信中所包含的抗议和错误的指责。    印度尼西亚政府强烈地抗议雅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的官员干涉完全只有印度尼西亚政府能够负责的内政的行为。    【美国之音14日广播】印尼外长苏班德里约在回信中还批评了新华社。他说,新华社发出的有关印尼华侨零售商的消息完全是捏造的。他说,这种过分渲染的报道对于印尼和中共之间的友谊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

4. 印尼方面竟违反国际惯例事前发表给陈毅外长的回信

【本刊讯】印度尼西亚政府竟违反国际惯例事先向报界发表了苏班德里约给陈毅外长的回信。本刊今天所刊登的印尼外长的回信稿件是印度尼西亚新闻社于1959年12月12日北京时间23时左右广播的。    【新华社雅加达12日电】印度尼西亚外交部今天(12日)晚上向印度尼西亚记者和外国记者们散发了苏班德里约复信的副本。    【安塔拉通讯社雅加达12日电】外交部官员苏斯卡今天(星期六)在当地时间16时将印尼外长苏班德里约给人民中国外长陈毅的复信递交给中国大使馆的一位代表。这位中国大使馆官员是应印尼官员的请求来到外交部大厦的。    苏班德里约外长给陈毅外长的复信于昨日(星期五)直接发给北京。预料印尼驻北京大使维约普拉诺托今晚将把这封复信递交陈毅外长。信的内容将于明天(星期日)下午,亦即这封信在已经送达北京以后,在这里公布。    【印度尼西亚新闻社雅加达12日电】印度尼西亚新闻社自消息非常灵通的人士获悉,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的复信已于昨晚用电报发给北京。    这封信在明天下午在北京交给陈毅以后,信的内容就将予以披露。

5. 苏甲武眉和加里曼丹二千多华侨遭逼迁

【印度尼西亚新闻社万隆12日电】在苏甲武眉区,把侨民迁出乡村地区的工作已经完成,虽然在若干地方遭到了一些阻挠。    地方战时行政当局的一位发言人说,由于当地行政当局和军事当局之间的密切合作,除了迁移外国人经营的企业以外(这要在以后由一个特别委员会来解决),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拥有1563口人的276户侨民已经迁出苏甲武眉,计有389口人的61户则由于疾病或类似的原因而被免除迁移和获准继续呆下去。包括202口人的32户外侨已经申请印度尼西亚国籍。已在苏甲武眉镇上造了营房供他们居住。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电台12日广播】直到目前,已经有六百名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侨民从加里曼丹内地迁移到一级和二级行政区。他们大多数是居住在马哈丹内地的外侨商人。    1959年第10号总统条例的实施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并没有碰到什么困难和阻碍。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电台12日广播】北苏门答腊国内商业监督官说,从明年正月1日起,在北苏门答腊乡间经营的五千间外侨零售商,根据1959年第10号总统条例,将被关闭。    这五千间外侨零售商当中,在东苏门答腊有四千六百间,在打板奴里有四百间。

第 2 版

1. 缅甸明年二月大选

【新华社仰光10日电】据亲政府报纸“卫报”今天说,奈温将军的政府已经决定在1960年2月6日在缅甸举行大选。据仰光的报纸说,缅甸总统不久将下令解散目前的议会。

2. 伊将审讯谋杀嫌疑犯

【法新社巴格达12日电】巴格达电台今天宣布,10月7日企图刺杀伊拉克总理卡塞姆的嫌疑犯将在下星期六(12月19日)格林威治时间十三点在巴格达特别高级军事法庭上受审。

3. 黎当局没收进步书刊

【新华社贝鲁特6日电】据“行动报”、“安瓦尔报”和“新闻报”今天报道,这里的警察昨天搜查了贝鲁特的图书馆,并没收了“数百本宣传颠复原则的共产党书籍”。

4. 艾森豪威尔和尼赫鲁发表会谈公报

会谈还讨论了印巴关系、美对印经济“援助”、世界共产主义问题,并且公然讨论了所谓“西藏问题”。公报妄称双方愿用“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争端。    【美联社新德里13日电】艾森豪威尔总统和尼赫鲁总理星期一在一项联合公报中宣布,他们非常满意他们两国之间目前存在的“友好和融洽的关系”。    在艾森豪威尔结束对印度的访问时发表的公报说,这两位领袖研究了一些有关印度的问题的主要方面。    虽然公报内没有明确提到印度同共产党中国之间的边境纠纷,但是白宫新闻秘书哈格蒂说,这是曾经讨论的问题之一。    哈格蒂说,艾森豪威尔告诉尼赫鲁,他希望这个争端能通过和平谈判得到解决,而他们两人都认为,要解决这个争端,会议桌是比战场要好得多的场合。哈格蒂着重指出,根本谈不上艾森豪威尔想谈判这个争端。    公报说,艾森豪威尔在会谈时告诉了尼赫鲁关于他早些时候同意大利、土耳其、巴基斯坦及阿富汗的领袖们会谈的情况。    公报说,艾森豪威尔“很高兴地告诉说”,这些国家的领袖表示希望一些牵涉到利益或意见的冲突的问题能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    艾森豪威尔担保巴基斯坦——一个过去一直同印度不和的国家——抱有和平态度,人们认为这件事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哈格蒂也证实说,这两位领袖讨论了克什米尔问题。    有人问到,艾森豪威尔是否已经保证,在印度一旦遭到共产党中国的全力进攻时给予支持,哈格蒂说,既没有要求这种保证,也没有给予这种保证。    公报说,尼赫鲁向艾森豪威尔保证,印度全心全意支持总统“在世界和平事业中不懈的努力”。    哈格蒂说,“当然”讨论了美国给印度经济援助的问题。他说,总统告诉尼赫鲁,他赞成给予一切可能的援助,但是援助的数额要由国会决定。    【路透社新德里13日电】哈格蒂说,访问“十分令人满意”,并产生了良好的结果,虽然他强调总统到印度来并不是进行谈判的。    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的问题没有讨论。哈格蒂说,美国和印度的态度都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根本没有讨论。    哈格蒂说,两位政治家充分讨论了中国边境局势,但是他拒绝说明这种讨论的性质。    哈格蒂说,这两位领袖讨论了世界上的整个共产主义。他又说,他不能同意这样的看法:就共产党而言,紧张局势已经在欧洲消除了。他说,这种紧张局势仍旧“大大”存在。    记者问,由于艾森豪威尔和尼赫鲁的会谈,印度对福摩萨问题的态度是否有任何改变。印度发言人梅农先生说:“当然没有。”    哈格蒂说,“在全面讨论世界问题中曾经一般地”讨论了西藏问题。“没有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13日电】有人问艾森豪威尔和尼赫鲁是否谈到了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关于印巴联防的建议,哈格蒂说,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讨论了,但是,即使他们的确讨论了,我也不愿说任何话。

5. 印尼陆军军事会议结束

【安塔拉通讯社雅加达13日电】上星期四开始举行的中央和地方战时掌权者正式军事会议于星期六结束。    印度尼西亚陆军新闻发布官兼中央战时掌权者新闻联络官苏纳约中校说,会议上所讨论的一切问题都是国内问题。

6. 美联社宣传「新艾森豪威尔主义可能成功」

【美联社新德里11日电】(记者:瑞安)在不到三年以前,艾森豪威尔主义自己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今天,看来很可能正在出现一种新的艾森豪威尔主义——这次很可能大大成功。    美国总统带给印度的信息,加上他人品的影响,从长远说来可能大大有助于在一些美国在那里一直愈来愈不走运的地区使美国重新走起运来。    在艾森豪威尔在印度发表讲话时所突出的那几点中,已经提出了这种新的艾森豪威尔主义。那就是:美国拥护和平和真正的裁军、美国决意帮助朋友们反对侵略者、需要开展人对人的接触、需要承认世界的法律,以及在这个地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发动一次大规模的、“高尚的”反饥饿战争。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亚洲人、非洲人和中东人显现了一种由于共同的历史、共同的不幸和共同的问题而形成的强有力的联系。    亚非团结这个概念包含着从殖民主义下脱身出来的国家之间的同胞般的感情。有一种推论是:美国是殖民国家的一个盟国,而且当为了担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遭到破坏而运筹策划的时候常常同它们站在一起。因此,在亚非团结的概念中潜藏着憎恨美国的暗流。    尼赫鲁在亚洲人和非洲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反殖民主义的象征。他附和了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的词句,而且似乎不断责备西方不该坚持实力姿态。    在艾森豪威尔招待赫鲁晓夫到美国作客以及共产党中国开始对印度摆出好战姿态以后,情况起了变化。现在,印度盛大地欢迎了艾森豪威尔,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希望的象征。尼赫鲁已不得不称他为“和平使者”。    艾森豪威尔所带去的信息——也许这就是新的艾森豪威尔主义——由于得到了不发达世界的公认的领袖尼赫鲁的祝福,对那个世界是具有特殊的意义的。尼赫鲁现在告诉那些人说,他认为美国的政策有了改变,脱离了大规模报复之类的东西。    亚洲对艾森豪威尔的空前盛大的欢迎表明亚洲人愿意相信他是拥护和平的,也表明亚洲人仍旧对美国怀着希望。

7. 老挝两国务秘书辞职

【美联社万象11日电】一位可靠人士星期六说,司法国务秘书乔恩腊曼特里和农业国务秘书考恩普高恩帕克迪已经辞去在内阁中担任的职务。

8. 艾森豪威尔结束在印度的访问去伊朗

【美联社新德里14日电】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星期一格林威治时间一点零二分动身前往伊朗。    同他浩浩荡荡地进入新德里时的情景成对照,艾森豪威尔在黎明前的寒冷中回机场的九英里的路途中,除了一些赶着牛车的农民以外,没有什么人看他。负责礼宾工作的官员说,由于时间很早,没有举行有乐队和仪仗队的正式送行仪式。    艾森豪威尔在上飞机前对尼赫鲁说:“老实说,我认为我在这里了解的情况比我在任何国家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所了解的情况稍为多一点”。    【美国新闻处新德里13日电】艾森豪威尔总统今晚在印度广播电台发表的广播演说摘要如下:    “在我生命的过去五天中,印度使我得到如此多的激励、兴奋和奇异的经历,这是我终生难忘的。我清楚地认识了我们两国之间的一些相似之处。    “印度和美国都相信个人的尊严,相信人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权利。我们都相信机会均等。我们都相信少数人的意见有受到尊重和保护的权利。我们都相信在世界事务中实行法治,相信国际争端应当和平解决,不管它们是大是小。    “这些东西确实是我们之间的基本纽带。    “在我即将离开印度的时候,我更加确信,印度人民和美国人民在从事谋求改善他们的人民的总的福利、谋求在全世界实现正义的和平的共同努力。”

9. 美将给柬两千万美元

【法新社金边12日电】柬埔寨新闻社今天报道,1960年美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包括军饷和供应品的援助总数将达二千万美元。

10. 尼赫鲁为艾森豪威尔搽粉并吹嘘他访印有“世界意义”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12日电】尼赫鲁总理今天在这里说,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世界事件、亚洲事件和印度事件演变中的这个重要时刻”到印度来访问,不仅是受到印度的特别欢迎,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    他是在“记者之家”同印度和外国的记者进行简短交谈的时候这样说的。    尼赫鲁说,艾森豪威尔总统到这里来是重要的新闻,但是鉴于他为了寻求和平而作的这次访问,这就成为特别重大意义的了,因为“他的访问中所着重的是,正如艾森豪威尔总统本人屡次所说的,和平、合作和自由。”

11. 艾森豪威尔在新德里群众大会上讲话

扬言他所谓的“自由”必将在一切地方得到胜利,吹捧印度对“自由世界”有“潜在的贡献”,鼓吹印度靠拢美国。    【路透社新德里13日电】印度总理尼赫鲁今天晚上对艾森豪威尔总统说,“我们以爱戴的心情欢迎你。”尼赫鲁在新德里空前盛大的市民欢迎会上向一百多万人讲话时说,“你是一个伟大国家的领袖,我们过去一直是欢迎你到这个国家来的。但是今天你举起了和平的旗帜,因此我们更加高兴与你在一起。”    “我们欢迎我们从你的国家得到的帮助和援助。但是我们认为,一个国家应该靠自己的力量前进,我们愿尽可能多地自己担负责任。我们走的是上坡路,但是我们印度人习惯于爬山。”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13日电】艾森豪威尔总统今天在这里的市民欢迎会上的演说摘要如下:    我们相信,人们只有在自由中才能享受真正的、充分的和平,人们只有在自由中才能成为真挚的、忠诚的朋友。我们印度人和美国人相信:首先必须有自由。    我们同你们一样已经赢得了自由,而且我们尽力保证每一个美国人享受充分的负责的自由。我们对这件事情的义务,美国的保持一支相当好的防御力量的权利——我们为了共同的自卫而同志同道合的各国人民联合在一起的责任,我相信,将得到大多数道德崇高的人的承认和支持。    我们准备举国一致地——用我们的精力和才能——献身于和平和友谊的事业。我们相信,自由最后将在一切地方得到胜利。    一个自由的印度和一个自由的美国如果在世界上孤立起来而不与其他国家交往的话就不可能生存。当我内心考虑到印度对它本国的人民以及整个自由世界的繁荣作出的潜在贡献——比如说在今后十年内——的时候,我真无法想像。    将会有几乎五亿名自由男女从事经济发展。你们的农民的生产率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将会提高。你们将会作到这一点而并不放弃你们的自由以实行强迫组织。    当然,我并不认为,印度若不获得比你们目前所拥有的更多的资本便能发挥它的全部潜在力量。对于一个决心保持独立的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取得外部的私人投资、政府贷款、以及在必要时其它自由友好国家的赠予。

12. 苏加诺要求加紧宣传“印尼的社会主义”

【安塔拉通讯社雅加达12日电】苏加诺总统今天在这里号召新闻记者在执行他们的任务时,要把印度尼西亚的社会主义放在其他一切之上。    据总统说,印度尼西亚的新闻记者最近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感染”。因此,他们对社会必须采取新的观点,并且把“印度尼西亚社会主义第一”做为他们的座右铭。    总统是在宣传学院的开学典礼上讲这些话的。宣传学院是这里印度尼西亚大学的一个新科系。总统还建议把东方各国人民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历史包括在学院的课程之内。他称新闻为“领导的艺术”,因此新闻记者在尚未完成的印度尼西亚革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3. 外电为艾森豪威尔访印大吹大擂

【路透社新德里13日电】这里的官员们今天说,有关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印度进行的五天访问的新闻电报、广播、图片和口语广播几乎相当于德里通常一年发出的数量。    他们说,艾森豪威尔总统12月9日到达印度以来,采访他的访问情况的记者们发了60万字以上的对外新闻电讯。    邮政当局设立了有着酒吧间和餐厅的专门供记者使用的房间,并且增辟线路,以应付集中到这里来采访这次访问情况的将近500名记者。

14. 印北方邦邦长叫嚷边境“安全可靠”

【印度报业托辣斯台拉登市11日电】北方邦邦长今天在这里说,印度政府充分注意到北方邦和西藏接壤的边境的情况,人民可以完全依靠它。

第 3 版

1. 西哈努克到达巴黎

【法新社巴黎讯】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10日乘火车抵达巴黎。到车站欢迎的有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纳格尔。西哈努克将在法国作为期十天左右的私人访问。

2. 苏法签订文化交流议定书

【法新社巴黎11日电】根据今天在法国外交部签订的1960年法苏文化交流议定书,法国和苏联将第一次交流广播和电视谈话。

3. 奥失业人数增加

【本刊讯】奥共“人民之声报”12月2日报道:奥地利社会部宣布,1959年11月底在劳动局登记找工作的人数共计91,890人,比10月份增加了33.5%,即增加了23,048人。

4. 英人口新统计

【法新社伦敦8日电】据今天这里发表的官方统计数字,1958年,英国婴儿出生率有了增加,结婚率下降。1958年人口总数为51,680,000人,而1957年为51,500,000人。妇女人口超出男子人口1,800,000人。

5. 法国对美国施加压力深感不安

【合众国际社巴黎12日电】特文宁将军对戴高乐总统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政策的尖锐批评今天在西方最高级会议的前夕使大西洋联盟陷入了一次新危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常任代表理事会今天应法国的要求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来“澄清”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防御计划方面的落后状况归咎于法国的讲话。    有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人士对特文宁的讲话和把这些话公开泄露出来所产生的影响表示极为关切。他们说,某些政府人士认为,这篇讲话的含义是,美国把一切过错都推到法国身上。    【法新社巴黎12日电】法国外交界人士今天对特文宁将军的讲话被“泄露”给报界一事深感不安。    法国人士认为,这次“泄露”是对法国施加压力的一种手法。    【美联社巴黎12日电】法国星期六召集北大西洋联盟的外交代表举行会议。    现在正在非洲举行法兰西共同体国家会议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得到了关于特文宁的演说的通知。这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特别会议是在戴高乐用电话同巴黎的助手进行磋商以后要求召开的。    【路透社巴黎12日电】晚报“巴黎新闻”上的一则消息说,法国国防部参谋长埃利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秘密会议上有一次几乎要退场。    消息说,“泄密”本身就表明美国    ——和在某种程度上——英国当局“刺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走向一体化的配合行动。    消息说,“对特文宁将军的单方面的指责是不公正的,由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斯巴克最近支持戴高乐将军关于改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看法,情况就更其如此”。    消息最后说:“在下星期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前夕,大西洋联盟正经历着自从十年前成立以来的最严重的危机。”

6. 赫脱不断煽动“冷战”气氛

【法新社巴黎13日电】美国国务卿赫脱今天从伦敦抵达巴黎。    赫脱到达后发表的声明摘要如下:    “在今年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会议上,我们将考虑我们的联盟的状况和我们的防务,并将讨论国际局势,包括举行最高级会议的计划在内。    “近来,危机的感觉似乎已经减少了。我们欢迎这种情况,但是还有待证明,苏联是否准备举行认真的谈判,就重大问题达成公平的解决办法。如果根据超出事实所许可的范围的乐观估计来制订我们将来的计划,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联盟的防御力量和进一步加强这种力量仍然具有根本的重要意义。”    “至于美国,我要说的是,我们是始终全力支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这仍然是我们的政策。美国将像它一贯所做的那样,履行它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责任,分担它应负担的份额。”

7. 澳共“论坛”周报说:艾森豪威尔出访不是为了和平

【新华社悉尼10日电】“论坛”周报12月9日发表以“艾克的访问不是为了和平”为题的社论,追述说,他现在的活动同他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司令时的活动是一样的,这样做的原因也是差不多的。他正在利用他由于赫鲁晓夫访问而得到的声望和因此而得到的和平缔造者的姿态。他基本上正在设法做杜勒斯过去所做的失败了的事。那就是支持亚洲的独裁者。

8. 对美国大张旗鼓在英势力范围内活动心怀不满

好几家报纸都说艾在印议会的演说未“博得好评”,其影响“无足轻重”。“泰晤士报”说阿富汗并没有共产主义“威胁”,表示不同意美国制造借口进行干涉。    【美联社伦敦11日电】有一些英国报纸星期五说,艾森豪威尔总统向印度议会发表的演说没有受到热烈的欢迎。    英国销行广泛的“每日镜报”的标题说,“艾克没有获得成功”。它的发自德里的电讯说,艾森豪威尔“使他的大多数听众失望”。当他“显然提到了印度在它同共产党中国发生边界纠纷的问题上所采取的审慎政策时,他们默默地听着。即使当艾克说,美国准备援助它的朋友和盟国时,他们依然保持沉默。”    “每日电讯报”说,这位总统“从印度议会方面得到了一种暧昧不明的反应”,它又说:“当对他拐弯抹角地谈到过去殖民统治时,听众鼓掌欢迎……但是当他追述美国在朝鲜抗击共产主义的侵略中付出的牺牲时,听众却报之以麻木不仁的沉默。”    “每日电讯报”的标题说:“艾森豪威尔先生没有能够使印度议员们振奋起来。”    “每日快报”说,艾森豪威尔“十分难堪地未能使他的演说博得好评”。    “每日邮报”说:“在出席的七百名印度政治家中,有许多人感到失望,……对一心一意在考虑国内问题的他们来说,这篇演说看来是无足轻重的。”    【英国广播公司7日广播】“苏格兰人报”认为,艾森豪威尔总统的这次访问太快,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它说,艾森豪威尔不能够解决印巴之间的纠纷,他只能以同情的态度来听听尼赫鲁讲中国侵略印度。    【本刊讯】伦敦“泰晤士报”12月9日刊登了一篇社论,题为“短暂但是必要”,摘要如下:    艾森豪威尔对阿富汗的暂短访问,不会使他对阿富汗问题有多么透彻的了解。他会发现,这个国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美国近年来对之制定了政策的那些问题。那里没有内部的共产主义威胁,从严格的政治意义上说,几乎也没有外部的共产主义威胁。即使是阿富汗的中立主义也是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它也不是那种有时使美国感到恼火的特殊性质的对冷战的中立主义。艾森豪威尔在喀布尔将会发现的是不折不扣的俄国通过经济援助施加影响和运用潜在权力的实例。

9. 美国人士说狄龙的活动没有具体成果

【合众国际社巴黎12日电】美国副国务卿狄龙今天要求欧洲“外部七国”贸易集团同“内部六国”经济集团通过谈判达成协议。    今天同狄龙举行会商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代表有,这个组织的主席德贝什(瑞典)以及挪威和瑞士的代表们。    【路透社巴黎12日电】今天这里正式宣布,狄龙同意参加将于明年1月14日在这里召开的欧洲经济合作局部长级会议。    这里认为,这是一个有希望的迹象,表明美国可能协助共同市场和自由贸易在这两个欧洲经济集团在欧洲经济合作局内消除它们的分歧。    狄龙表示希望七国和六国之间的任何贸易安排不至于歧视美国对欧洲的贸易。    【合众国际社巴黎13日电】狄龙今天向国务卿赫脱报告了他设法使盟国帮助消除“美元差额”的为期一周的欧洲各国旅行情况。    美国人士说,狄龙在伦敦—鲁塞尔—波恩—巴黎的访问过程中,既没有要求取得、也没有得到任何保证,那怕是在原则上的保证。    【法新社巴黎13日电】法国外交部发言人今晚说,法国外交部长德姆维尔今天下午同狄龙举行的会谈,表明法国和美国的观点很投合。    关于可能采取的方法,美国人考虑的是革新欧洲经济合作局。实际上,美国人目前在这个组织中只有一个观察员的地位,因此应该考虑他们更明确地参加将来的谈判。    在美国谈到欧洲经济合作局作为这种调整的可能办法的时候,法国则提出反对意见说,欧洲经济合作局包括着处于极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国家。

10. 苏“真理报”说狄龙欧洲之行表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加剧

【法新社莫斯科12日电】“真理报”今天说,应该把美国副国务卿狄龙的欧洲之行看成是“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日益加剧的一个迹象”。    这家报纸说,狄龙的任务是不符合自由国际合作的利益的,这个任务还反映了目前美国财政上的种种困难,这些困难是由于美国执行以军事贷款换取各种让步的制度来代替各国之间的正常关系的政策产生的。

11. 美共第17次代表大会通过多项决议

【合众国际社纽约12日电】美国共产党今天指责大企业“已经走上”对劳工进行“战争的道路”。美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决议举出了目前的罢工风潮为例,并且说,这些战斗的“剧烈性”从钢铁纠纷中可以得到证明。    另一项关于1960年选举的决议抨击了副总统尼克松和纽约州长洛克菲勒。    第三个决议要求黑人得到完全的平等。决议说:“我党对美国黑人问题的政策是,尽速完成实现同其他一切美国公民真正平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    在政治决议中,美共要求宣布核战争为非法,并且承认人民中国和同它建立正常关系。    【合众国际社纽约13日电】美国共产党今天通过的一项“不干涉古巴”的决议要求动员舆论来还击针对古巴新的革命政府的“谎言和诽谤”。    今天通过的另外一项决议呼吁共产党下届全国委员会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帮助在美国的波多黎各移民。    共产党还通过决议,主张采取进取的行动在美国增加党员,并积极设法克服一直面临的困难。这一项决议说:“党的主要任务是在劳工运动中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部门摆脱孤立的处境,并在黑白种基本产业工人和在青年当中加强党的群众基础。”    【美联社纽约12日电】美国共产党星期六宣布改变了一项长期确立的黑人政策。党的领导人说,共产党不再主张在美国境内形成一个黑人民族。    共产党的一位发言人说,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一项决议中所采取的这项行动,标志着美国共产党自1930年确定的这项方针的基本改变。    【合众国际社纽约10日电】党的领袖葛斯霍尔今天对共产党17次全国代表大会说,艾森豪威尔总统邀请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巨大的“转变”。    但是霍尔在警告说冷战并没有结束之后,又说:    “艾森豪威尔政府实际上还没有表现出保证这就是我国将采取的方向的愿望,也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然而,艾森豪威尔政府已经认识到作出改变的必要,但是还没有迹象表明这种改变将深远或彻底到什么程度。”

12. 美加紧试验导弹

【美联社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10日电】美国陆军9日晚上发射了射程为一千五百英里的丘辟特式中程导弹,试验成功。    【美联社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8日电】一支北极星式导弹7日飞行了九百英里,飞向大西洋中的一个目标,这是这种可能是很厉害的潜水武器接连第二次试射成功。

13. 科勒任美助理国务卿

【美联社华盛顿11日电】艾森豪威尔总统已任命职业外交家科勒为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科勒自1958年起就在这个部门担任助理国务卿帮办。    科勒现年51岁,从1931年起就一直担任外交工作。他曾在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埃及、英国、苏联和土耳其任职。    【美新处华盛顿10日电】国务院今天宣布任命阿德尔为负责经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

14. 西欧一些报纸为艾森豪威尔访印捧场

【美联社伦敦10日电】西欧一些报纸星期四对艾森豪威尔在印度受到的群众盛大欢迎表示惊讶。有的报纸认为,这一欢迎标志着,美印关系在一个时期的冷落后,已开始紧密起来。    在巴黎,“费加罗报”说,共产党人指责美国领导人是垄断资本家和帝国主义者,艾森豪威尔已使这种指责成为毫无意义。    意大利都灵的“邮报”说,艾森豪威尔要在亚洲留下持久不灭的影响,必须给亚洲人以“自由和人类尊严的”希望。    在西德,“法兰克福汇报”说,“艾森豪威尔也许能够破除年轻人——所谓反殖民主义者——的成见,而证明自由世界的善意。”

第 4 版

1. 比共领导人谈访华观感:工业增长速度惊人 总路线鼓舞着人民

【新华社安特卫普讯】最近访问过中国的比利时共产党三人代表团11月26日上午接见了比利时共产党报纸“红旗报”、佛兰德文版“红旗报”的记者和新华社驻比利时记者,叙述了他们在这个人民共和国进行的参观访问。    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典的这三位代表是:政治局委员弗朗斯·    范登布兰敦、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弗·米纳埃尔和德加斯。    范登布兰敦说,在中国,他们一路上见到的事物,件件都使他们有很深的印象。他说,中国人是“人口众多而活跃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前景促进了他们的积极性”。    范登布兰敦说,工业化仍然是主要的问题,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做了出色的工作。“在十年期间,工业生产有很大的增长,我可以说,对我们来说,这是使人惊奇的。”记者问他,中国的工业建设是怎样进行的,范登布兰敦对记者说,比利时代表团对于全国各地大建高炉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位共产党领袖说,资本主义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倚靠童工,中国建立工业的情况要合乎人情得多。中国从贫穷的处境开始建设,而它的政府和共产党使六亿五千万人民有工作做、有饭吃,从而向全世界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米纳埃尔讲了代表团参观一个人民公社的情况和它的整个经营情况。德加斯谈了消灭饥馑的情况。“现在已不再有娼妓,失业的可能性已经消灭,防止江河泛滥的斗争获得了辉煌的成就。”最后,共产党代表团的团员们说,他们打算在比利时各地举行讲演,以便把他们的经历告诉比利时工人。

2. 智利众院外委会主席访华回国后发表的谈话自相矛盾

【新华社圣地亚哥2日电】据智利“世纪报”报道,智利保守党众议员、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豪尔赫·    埃拉苏里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回国后发表了自相矛盾的某些谈话。他说,中国不是一个游击作风的国家,中国在共产主义独裁统治下生活得有条有理,甚至现在还存在强迫劳动;尽管如此,我完全有自由看到我所希望看的一切,那些进行强迫劳动的人工作得很愉快,我认为在中国没有人的个性和家庭生活,但是我看到中国儿童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中国是我所看到的最艰苦朴素和诚实的国家。可能同苏联发生分裂的看法是“可笑的梦想”,因为人们都感谢苏联的帮助。没有发展贸易的可能性,因为中国只为智利提供茶叶。中国终将被联合国承认,因为它是个不能不承认的稳定的政权。

3. “新德意志报”说:我今年的成就将是十年来最大的一年

【本刊讯】柏林“新德意志报”11月10日刊登了该报驻北京记者路茨·沈贝伯写的一篇文章。题为:“至12月有六百件新的巨大的计划”,副题是:“中国的劳动人民目前已经超过了他们去年的成绩”。摘要如下:    1959年财政年度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年建设中成就最大的一年。到10月份,工业产量已经超过去年整个工业产量,同时农民在英勇地战胜了特大的自然灾害之后,目前收获的谷物预计比创纪录的1958年最高产量还高10%。小型企业正在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迅速增长最明显的例子是钢铁工业。平均日产量在逐月提高,自10月上半月以来,以这种平均日产量推算,钢的年产量可达到1700万吨。在几个星期内,一座年产90万吨生铁的大高炉和两座巨大的西门子—马丁炉投入了生产。现在钢铁厂保证,无论如何要提前完成今年1200万吨原钢的指标。    到12月底总共将有600个工业项目投入生产或者完成。在这方面,电能生产容量的扩大是值得注意的。仅9月份电力计为55万??。机器制造工人、建筑工人和发电厂工人正在竞赛,来适应旧企业由于进一步机械化而增长的需要。    1958年建立的用土法生产的小企业和工场,发展为中、小型的全部或大部用洋法生产的企业,具有很大的国民经济意义。三分之一的生铁和煤就由这些企业供给。目前,农村人民公社的极小型工业和小型工业的工人提出了一项任务:今年生产的产值相当于1949年中国全部工业产值。新中国的英雄    新的高涨首先表现在:它包括所有的经济部门,并且生产量不象过去那样月初产量低,而是逐日增长的。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原料消耗已成普遍现象。竞赛组织得较广而且较好,特别是与技术革新和改进企业领导结合起来了。    当然,新发展阶段特别明显地反映在北京举行的“群英会”上。六千五百名代表聚会讨论和交流经验。几乎没有一个发言者没有报告过新的工作方法。从洛阳开始    在十年内,中国的农业将基本上现代化。不久以前洛阳的中国第一个现代化拖拉机厂开工是农业现代化的起点。农业机器制造业,生产灌溉农田用的抽水机的企业和大量生产肥料和杀虫剂的化学工业都已作好迎接巨大任务的准备。    当最后的一片土地已经整好,进行秋种和农村副业生产兴盛的时候,一个新的兴修水利的群众运动已经开展起来。三千万左右的农民保证将来的秧苗不遭受水灾和旱灾,大约有同样多人在积肥,准备年终大搞一番,揭开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的序幕。

4. 蒋党中常会重申:不赞成修改「宪法」

【中央社台北8日电】此间中央早报“中华日报”今日同样刊出消息称,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于昨(7日)举行会议时,曾通过一项重要决议,对今年5月本党第八届二中全会不赞成修改宪法的主张予以重申。    消息说,由于第一届第三次国民大会即将于明年2月召开,各种准备工作已在积极进行中,对于宪法应否修改问题,至为各方所关切。

5. 荷兰议员卡默耳贝克称赞我国经济取得卓越成就

【本刊讯】海牙11月19日消息:不久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来的荷兰议员卡默耳贝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卓越的经济进步”。据“爱因和文日报”报道,卡默耳贝克在爱因和文发表演说时说,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庆典之行,给他留下了“不可忘怀的印象”。    卡默尔贝克说,十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工业化、水利化和其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过去遭受饥饿和疾病的中国人民,现在食品、衣着和鞋子都有了保障,并且有满意的住宅。

6. 蒋帮一“监委”要蒋介石出去“旅行”

【合众国际社台北讯】监察委员郝遇林,11月26日建议蒋总统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俾增加中华民国与其他国家之关系。蒋总统自十年前中国政府迁台以来,从未有离开台湾。

7. 中国的一分钟

一分钟,钟表上的秒针转一圈就过去了。可是,在这一瞬间,在中国大陆能生产多少财富呢?同是一分钟,今年比十年前又增加多少呢?    下面,是一些产品每分钟产量的对比:表格见原版面

8. 中央社就我特赦大肆造谣诬蔑

【中央社香港9日电】共匪于8日又表演一次“特赦”把戏。据说这次获释的“罪犯”共一万二千零八十二名。    这些人怎样获得“特赦”的呢?请听听共匪“新华社”的一段招供:“湖南省一个罪犯刘峻德被判刑后在劳动改造中检举了潜藏在社会上的特务份子和反动党团骨干份子一百多名。吉林省有一个反革命罪犯叫张志良,1951年被判处徒刑十年,在劳动改造中先后橡举了二十余名隐藏在社会上的反革命份子和其他犯罪份子。广东省一个原被判刑十年的潘辉南,对于其他罪犯的犯罪行为也敢于进行斗争”。    这说明了所有获得“特赦”的份子不但要在劳改中替共匪作牛马流尽血汗,还要做帮凶出卖亲友,才有“特赦”的资格。    共匪“新华社”并透露这一万二千多名名义上谓系“特赦”的人实际上仍受严密的监视管制和继续进行迫害。该社说,“许多得到特赦的犯人在特赦释放大会上保证今后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好好劳动,继续努力改造自己,重新交代自己的罪行”。(本刊编者按:新华社消息是说,“有许多在押的犯人都重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获得“特赦”而仍要提出保证接受“改造”,可知共匪表演的“特赦”是玩的什么把戏了。

9. 台湾地方势力李万居攻击蒋介石集团不民主

【美联社台北12日电】星期四在省议会里发出了对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总统的执政党国民党的激烈攻击。    一位福摩萨出生的坦率的省议员指责蒋介石总统统治的国民党,并且指责政府“控制着自由中国的一切”。    他是李万居,是台湾人在台北拥有的一家唯一的报纸的发行人。他以直率、大胆批评政府著称。    李万居的问题主要是针对省主席、四星将军周至柔提出的,周答应在以后一个日子给李一个书面答复,因为“现在没有时间”答复这些问题。    李万居提出了二十点:包括指责在福摩萨没有实行民主。国民党控制了这个岛的一切事物。地方议会的议员们不敢表达他们的意见,因为秘密特务会立即向国民党报告。福摩萨省主席应当按照宪法规定由选举产生,而不应由中央政府任命。地方议会的议员应当享有言论自由。福摩萨的选举应该是公正的。在国民党中国没有真正的反对派。应该允许有这样一个党派存在。李是少数党青年党的党员,他把福摩萨没有一个强大的反对党这一事实归咎于国民党。福摩萨的国营企业太多。国民党不应该控制教育。据省政府的救济预算表明,福摩萨的贫民人数从1958年的九十万增加到1959年的一百三十万。鉴于发生了军人杀人事件,省主席应该向军事当局交涉,加强武装部队的纪律性。军法和民法之间应该有所区别。    他以“台湾向何处去?”结束了他的长篇质问。

10. 台湾人口超过一千万

【美联社台北7日电】台湾省卫生局星期一宣布福摩萨的人口在到1958年年底为止的十年中从六百八十万七千六百一十人增加到一千另三万九千四百三十五人。增加了三百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二十五人。    【美联社台北5日电】自由中国的战时首都台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时仅有三十三万五千人口,现在它有八十万零八千人,并且还继续不断在增加中。

11. 法新社说:我已成为瑞士在亚洲的最大买主

【法新社伦敦8日电】今天“东方世界”贸易月刊说,瑞士对亚洲市场的兴趣正在愈来愈大。    瑞士的工商男一致认为对亚洲和远东市场的贸易是很为重要的,特别是在机械、工业装备、机床、精密仪器和化学品方面。    中国是目前瑞士在亚洲的最大市场,今年头8个月内每月平均出口达1,150万瑞士法郎,比1958年同期的月平均稍高。但自中国的进口(月平均)今年头8个月由1958年同期的400万瑞士法郎降至不到350万瑞士法郎。

12. 蒋帮驻美“大使馆”统计:中国在美任教和留学人员有五千多人

【中央社台北11月28日电】教育部消息:根据中国驻美大使馆文化参事处的统计,中国旅美学人于1958至1959年度,在美国四十三个州和华府的一百八十六所大学和学院中担任教职的有一千一百二十四人,留学生有三千八百八十二人。    这些旅美学人在大学中担任院长和系主任的有二十人、正教授一百一十四人、副教授一百零三人、助理教授百五十人、客座教授九人、讲师一百七十三人、助教一百六十三人、研究员三百三十七人、职员五十六人。    这些中国旅美学人中教授和研究理科的有三百四十四人、工程三百零四人、人文科学一百四十九人、医科一百零八人、社会科学一百零五人、农科五十一人、教育三十四人、工商管理十七人、其他科目十二人。    他们之中有博士四百九十八人、硕士三百三十四人    学士二百二十人、其他八十一人。